民生工程惠万家——白城市2015年城建工作综述
2015年,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上下,全力做好城市建设这篇涉及经济发展和民生民利的大文章,生态新区建设、老城区改造、打造海绵城市、棚户区改造、路平工程、城洁工程……一项项惠及民生的城建工程稳步推进。宽敞平整的城区街路、景色宜人的生态新城、加紧实施的海绵城市和地下管网建设、高楼耸立基础设施完善的棚改区……在吉林西部,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城市,正在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初冬时节,天气转冷,但海绵城市建设工作仍在火热进行。据项目建设负责人介绍,我市最新研究设计的抗冻融能力较高的透水铺装结构、自动弃流融雪剂和盐碱地渗排雨水结构,能起到低温作业和有效排碱作用,确保了建设工期和工程质量。
2015年,我市成功申报海绵城市试点项目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设计上,我市按照新建项目直接达标、在建项目变更设计达标、老旧项目改造提升达标的原则,分类、分项、分块、分期推进,未列入项目的也一律按海绵城市标准,自主改造达标。在老城区,积水点改造工程、污雨水分流改造工程、再生水与污泥处理工程快速推进;在生态新区,鹤鸣湖雨水滞蓄工程、园林绿化生态治理改造工程、行泄通道植草沟改造工程有序进行。2015年,白城市海绵城市计划建设项目125项,计划投资12.1亿元。目前,已完成工程项目建设招投标101项,开工建设101项,完成工程项目建设39项,累计完成投资10亿元。2016年到2017年,我市将重点实施道路雨水综合利用改造工程、小区雨水综合利用改造工程、公园广场雨水调蓄工程、内涝调蓄池建设工程和河道治理建设改造工程。
家住市区民主路附近小区的赵女士介绍,民主路没有翻修之前,由于来往车辆多、扬尘严重,很多人出门得戴上口罩,平时不敢开窗户怕进灰。“现在这条路宽了也平了,不再堵车了,也不再尘土飞扬了,老百姓的生活环境改善了不少!”赵女士高兴地说。截至目前,市区已完成和平北街、民主路、丽江路、纵十三路、长庆南街等18条街路的新建与改造,道路铺装面积19.4万平方米,铺设污水管线9945米,铺设雨水管线11642米,新建检查井144座、收水井132座,安装路灯19基杆;道路维修改造已累计修补坑槽4180平方米,安装及调整边石10340延长米,改造收水井49座,更换井盖373个,铺装人行道141万平方米,累计完成投资9660万元。与此同时,城市洁净工程也在广泛开展,相关部门在市区内全面清理了卫生死角,全面提高了城市综合竞争力。在市区内,共清理卫生死角62处,对城市主要出入口及纯阳路、三合路等街路进行集中清理和平整,累计清理清运建筑垃圾3600余立方米;清洗移动式垃圾箱145个;拆除已形成违法违章建筑86户,拆除面积3325平方米;清理乱贴乱画5800余处;拆除违法设置广告4处,条幅127处,实物造型69处;拆除违规牌匾185块;清理和取缔占道经营及占道堆放物品1240余处。
“以前我们住楼上的住户一到晚上十点就停水,早上六点才来水,家家得准备大桶存水,特别不方便。现在好了,二次供水让我们这个小区再也不愁用水了!”家住市区通业小区的李女士对二次供水工程的实施赞许有加。目前,我市已开工建设二次供水泵站4座、整合10座;完成室外供水管线改造9.3公里、地沟管线改造12.9公里、楼内管线改造96.5公里;实施水表出户6809块,累计完成投资1593万元。
家住市区三亚小区的曹女士以前一直有个烦心事,就是单元楼的污水管网年久失修,总是散发出十分难闻的味道。今年小区的地沟管网改造后,难闻的味道消失了。据了解,2015年,我市新建、改造污水管网40公里,维修、新建污水泵站三座,改造了污水处理厂氧化沟设施,启动建设了中水回用和污泥处理处置工程,确保达到国家住建部对已建成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75%和污水处理率85%的要求。与此同时,市区地下综合管廊工程也在如火如荼进行。地下管廊修建完毕后,我市的供热管线、供水管线、供电管线和电信管线等管线都会移到地下综合管廊中,不仅节省地上空间,还减少了各种管线的磨损,有效提高了资源利用率。2015年,我市将完成长庆南街地下综合管廊的修建。到2018年,将完成长庆南街、纯阳路、新华西路、向阳街等街道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总长度42.7公里。
棚户区改造工程不仅是一个大规模的住房解困工程,也是一个大规模的就业工程。我市棚户区改造工程总规模近千万平方米、10万余户。“十二五”期间,已累计建设安置住房5.4万套、372万平方米,累计完成改造棚户区近600万平方米、8万余户,累计有近20余万群众享受棚改工程政策成果,居住条件得到彻底改变。我市还把棚户区改造与再就业结合起来,开展多种方式的普惠制培训,采取扶持下岗失业人员、社区服务业、家庭手工业、提供公益性就业岗位等办法拓宽就业渠道。据了解,棚户区改造让我市近9000人、40%左右有就业愿望的人员实现了就业。
在今年的棚改工作中,我市将改造任务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和实施,选定市区内一个棚改地块,作为全市政府主导棚户区改造集中回迁区,还聘请了专业规划设计单位,统一编制土地规划。特别是在棚改回迁房屋内统一实施了简装修,对地面、门窗、墙面等生活设施实行同步施工,确保达到“拎包入住”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小区内还统一规划了幼儿园、市场、社区服务中心、文体活动中心、超市等完善的公共配套设施,努力将棚改小区打造成精品工程、群众满意工程。同时,我市实行政府兜底管理回迁小区物业的办法,建立管理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了回迁户“住得稳”问题。经过不懈努力,我市棚户区改造让群众得实惠、城市换新貌、经济快发展、社会更和谐目标的实现已为期不远。
城建,乃城市发展之命脉与最有力之引擎。城建兴,则城市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