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机构 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互动交流 走进白城
发布时间:2016-07-14 10:25:15    来源:
收藏

白城:坚持统筹路 下好一盘棋


今年,我省启动生态环境保护行动后,白城市迅速制定行动方案,召开专题会议,明确工作任务,落实部门责任。环保攻坚工程深入开展,重大生态项目全面实施,全市生态环境保护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生态环境质量整体提升。

6月13日至14日,省委书记巴音朝鲁来到白城市,深入项目建设现场、社区和企业,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巴音朝鲁看到吉电股份白城发电公司通过脱硫、脱硝、除尘等措施,实现了“见不到粉尘、看不到乌烟、闻不到异味”的清洁生产环境很高兴,指出:环保上的点点努力,都能造福人民。要更加注重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在洮北区新华街道办事处建设社区,巴音朝鲁与工作人员亲切交流,详细了解白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大数据平台建设,指出,要在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上下更大决心,以刚性约束促进绿色发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制化轨道。巴音朝鲁强调,生态是我省最大的优势,最宝贵的财富。要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让生态与产业交融互进、共生共赢,在保护绿水青山中收获金山银山。

一、创新思维,全面构建生态环保新格局

白城市创新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探索出全新的管理模式,即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政府统一领导,环保部门统一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负主体责任,全社会广泛参与。

突出党政同责。白城市委书记庞庆波多次在市委常委会和招商引资项目调度会上强调,要严把环境准入关,项目再好、白城再难也不能上重污染项目,在治理环境污染问题上绝没有软环境。市委、市政府将生态建设列入“精准扶贫、经济发展、老城改造”重点工作的首位。去年,白城市率先在全省出台《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成立白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由市长任主任,人大、政府、政协1名副职为副主任。明确了全市5个县(市、区)、4个开发区(园区)和32个市直部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职责。白城市委、市政府决定近期召开全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推进大会,努力把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向一个新台阶,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强化部门联动。围绕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两大领域,白城市分别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各相关单位为成员的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和水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制定了联席会议制度及《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等制度,厘清各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无论是应对重污染天气,还是通榆遗弃危险废物和大安学生疑似甲醛中毒环境应急事件,均在第一时间召开联席会议,迅速行动,积极应对,取得了较好效果。6月30日在吉电股份白城发电公司开展了环境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极大地提高了处理环境突发事件应急能力。

夯实基层基础。白城市环保局与市委组织部联合制定了《基层生态环境监督员队伍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环保监督所的机构设施和环保监督员的工作职责。全市118个乡镇(街道),942个行政村,225个社区全部成立了环保监督队伍。大安市和洮北区于6月23日举办基层生态环境监督员培训班,举行基层环保所挂牌及生态环境监督员上岗仪式,实现了全市生态环境监管全覆盖。

扩大社会参与。白城市依托生态环境保护纪念日,在6月初,连续开展了新《环保法》“六走进”、“六五”世界环境日等一系列生态环保主题宣传活动,6月1日,市委宣传部、文明办、环保局联合启动首届白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年度人物评选活动。白城市依托百石律师事务所成立了白城市生态环保公益协会,作为环境行政执法和司法互动衔接的重要补充,扩大环境公益诉讼范围。

二、举全市之力,统筹实施生态环保大项目

生态效益显著改善,湿地面积大幅恢复。通过实施河湖连通和湿地修复,全市已经连通水库泡塘40个,增加蓄水量14.5亿立方米,改善和恢复湿地610平方公里,恢复草原、芦苇面积90万亩。森林覆盖进一步提高。2010年以来两个三年大造林活动累计造林260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2个百分点。今年初开展的“三年造林还湿双百万”活动,完成造林41万亩,修复湿地32.3万亩,实现良好开局。草原生态系统有效保护。全市累计落实草原生态补奖面积2424万亩,综合治理草原166万亩,查处破坏草原案件3000余起,恢复草原植被5.15万亩,全市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75%,草原生态持续向好。自然气候风调雨顺。连续五年白城平均降水量超过450毫米,地下水平均上升1.02米,风沙天气减少,全市生态环境呈现出稳中向好整体改善的良好态势。

三、全局动员,全力打好生态环保攻坚战实施蓝天工程

一是燃煤发电机组环保改造顺利开展。2014年以来,白城吉电股份白城发电公司、国电龙华白城热电厂、洮南热电厂三家热电厂累计投资4.32亿元,实施脱硫、脱硝、除尘环保设施专项改造,全部实现达标排放。白城发电公司今年在全省电力行业率先启动超低排放项目,总投资8700万元,成为全省同行业的环保领跑者。二是集中供热企业整合全面推进。白城市委、市政府切实加大热电联产推进力度,用3年时间将市区19家集中供热企业47台锅炉,全部并入吉电股份白城发电公司和国电白城龙华电厂。截至目前,全市已有5家规模较大供热企业实现热电联产,今明两年剩余的供热企业全部完成整合任务。三是燃煤小锅炉淘汰步伐加快。通过采取集中配送热水、地源热泵、烧油、烧天然气等方式,寻找新能源替代。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投入以奖代补资金520万元,淘汰燃煤小锅炉339台。今年年底前,将市区二环路以内及经济开发区55家66台燃煤小锅炉,全部淘汰完毕,白城市区建成区也将在全省率先结束燃煤历史。

实施清水工程。一是水污染治理项目建设取得突破。通过主管市长、环保部门和政府督查室专题督办,截至去年底,6个污水厂全部建成,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17.5万吨。二是饮用水水源地监管全面加强。今年6月,三水厂水源地保护区发生隔离设施被擅自破坏的严重环境违法行为。市环保局联合住建、公安等部门依法果断处理,对6名涉事人员进行刑事拘留,对破坏的隔离设施进行了恢复。三是畜禽污染治理项目稳步推进。对全市101家规划畜禽养殖企业实施了综合治理,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实施“三区”整治工程。一是制定方案,明确任务。制定《白城市重点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整治内容和完成时限。二是成立小组,明确分工。成立以分管生态环保副市长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各县(市、区)整治行动工作的指导、督查和验收。三是开展自查,认真整改。以各县(市、区)为单位,按照省里七个方面整治内容,认真梳理,列出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方案,确保按期完成任务。

为了确保全省生态环境保护行动扎实开展,6月以来,全市累计检查企业500家,对存在的问题企业全部提出整改意见。累计实施按日连续处罚案件6件,实施查封、扣押案件4件,实施限产、停产案件1件,行政处罚57家,5起环境违法案件移交公安部门,有力震慑了环境违法行为。同时,白城市督查指挥中心6月27日对行动月进行了专项督查,下发督查通报,严肃问责,强力推进环保行动月深入持续发展,让白城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人民生活更美好。



主办:白城市人民政府
承办:白城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

联系我们
网站标识码:2208000056

吉ICP备17005202号
吉公网安备 22080202000169号

访问量:
建议您使用IE8以上版本或使用360极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