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绿色发展 保护蓝天净水——人大代表热议生态环境保护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下大气力搞好大气环境防治,强化综合治理措施,落实目标责任制,让群众看到治霾新成效,扩大中部黑土地保护治理试点示范,深化西部草原“三化”治理,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美丽吉林。我省的生态环境现状如何?面临怎样的生态环境保护任务?听听人大代表们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让群众看到治霾新成效
“过去也有雾霾的问题,因为有绿化带所以没有现在这么严重。后来有些绿化带被砍伐掉了,防治措施也就毁掉了,给老百姓造成了生活上的危害。”李桂珍代表说,环境问题关乎老百姓的生活质量。这次省政府提出了治理大气污染的问题,不是单纯地从自然条件上解决,而是要从工业上治理,如水泥业、钢铁业等对空气污染特别严重的行业。
来自企业的她经常鼓励员工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从自我做起,保护环境。
金华代表对长春市的空气质量现状表示忧虑:“为了保护蓝天碧水,金华建议政府在防治大气污染工作中,进一步强化综合治理措施,拿出具体可行的治理办法,切实保护好我们的生存环境,让群众真正感受到治理成效。”
扩大黑土地保护治理
近年来,我省黑土地土壤养分变化较大,比例失衡,土壤有机质含量急剧下降,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改变了深松、轮作、培肥等传统耕种习惯,黑土层加速流失、变薄,退化严重。
“榆树市在全省土地面积、粮食产量所占比重都比较大,黑土地流失也很严重,如果再不加以保护,将会逐步沙化变成荒甸。”孙忠兴代表建议,要实行严格的黑土地保护制度,省人大常委会要加强相关立法工作,将黑土地保护工作上升到法律高度加以规范,实现我省黑土地的永续利用。
抓好西部生态经济区建设
针对西部生态经济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推进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等十大工程及50个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河湖连通项目实施,新建续建湿地补水等10个重要节点工程,努力恢复碧野蓝天、水清河畅的生态原貌。
“白城作为重点区域、建设主体,要坚持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紧紧围绕建设西部生态经济区这一发展目标。”李晋修代表认为,应该突出抓好五个重点工作:一是积极发展清洁低碳的生态工业;二是重点发展绿色安全的生态农业;三是培育发展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四是集中打造优美宜居的生态城镇;五是大力保护优良和谐的生态环境。
谈起西部生态建设话题,任长忠代表侃侃而谈,他建议成立“吉林省西部生态农业研究中心”,在政府专项经费支持下,依托白城市农业科学院,整合农业现有科研力量,系统开展我省西部生态恢复重建的关键技术研究,提高以科技支撑生态农业产业发展的能力,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探索优化产业结构、多营多效措施,夯实西部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