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我市农村生态环境的几点建议
市政协委员、市民建会员、白城市农科院水稻所所长 闫喜东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形势的不断变化,农村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农村生态环境逐步趋于恶化,影响了农业稳产增收、农民脱贫致富和农业现代化进程,成了新的社会问题。
一、影响我市农村环境的几种因素
农业面源污染逐步扩大。城镇垃圾向农村转移越来越多。规模化养殖污染越来越重。工业污染有增无减。
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几点建议
强化生态文明意识。着力强化群众生态环境意识,着力唤醒群众参与意识,让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要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政策等制定和实施,加强市场活动监管,加强生态环境公共服务提供和环境保护职责。落实领导责任,探索建立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推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落实。
推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制化。要监督推进农村生态环境相关法律规定的严格执行,建立农村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综合决策和协调机制,制定农村生态环保专项规划,开展创建生态文明乡村活动,实施地方建设与生态环境损坏、绿色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资源损耗评价。
发挥科技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中的支撑作用。通过科技进步减少农业经济增长对资源的过度依赖,用现代科技克服“三农”在协调发展中的限制因素,减轻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过载压力,形成或再造新的环境承载力。推进实现农业生产技术无害化、生产过程生态化、农业产品绿色化。
构建平衡协调成熟稳定的农村生态循环系统。有效控制农业生产过程中所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问题,合理开发与利用农业资源,科学分析农业生态系统中各种资源组合的特点及其相互作用变化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