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向好 发展向新 民生向暖
——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翻开白城市2024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画卷,起笔不凡,落笔精彩。去年,我市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一三三四”高质量发展战略落细落实,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乡村全面振兴有力推进,公园城市初具规模,民生福祉可感可及,各项事业交出一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优异答卷。
经济发展持续向上向好
2024年,我市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全力以赴抓项目建设、稳投资运行、促产业发展。预计全年GDP、固定资产投资、地方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增长6%、10%、18.1%,位居全省“第一方阵”。去年,我市启动第二轮项目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实施重大项目实施清单、固投序时推进清单、项目入库入统清单、领导包保项目清单、重点项目问题清单“五张清单”机制,推动项目快落地、快建设、快见效。全年开复工重点项目200个,其中产业项目102亿元以上项目128个。梅花头部经济产业园、洮南上海电气绿色甲醇等特大项目相继开工,通榆中船风电装备一期、大安先达鲜食玉米等112个重大项目如期竣工,为我市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025年,市重点项目建设服务中心将深入开展项目建设三年攻坚行动,进一步强化项目中心工作职能,全力做好‘服务、沟通、调度、推进、解决’五项工作,深入项目一线,直抵项目现场,着力打通项目前期和建设中的难点、堵点,推进项目加快建设,带动扩大有效益投资,全力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市重点项目建设服务中心主任戴佳媛表示。
农业农村现代化迈上新台阶
2024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118.45亿斤,增幅全省第一,粮食产量实现“十三连增”。我市加强防止返贫监测和针对性帮扶,持续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水平,连续8年开展活动,4400户监测对象稳定消除返贫风险。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持续完善典型村建设为重点,引领带动一般村整体提升,力促乡村建设工作取得实效。深化重点改革,加快推进现代化大农业,实现由大到强质的飞跃,为白城现代农业增添动力、增加活力。
市农业农村局市委农办综合调研科科员孟庆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25年,市农业农村局将深入落实市委、市政府相关工作部署,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全链条精深化发展,实施重点项目,支持企业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坚持稳中求进,为白城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助餐服务“暖胃”又“暖心”
近年来,我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探索形成老年人可负担,市场主体可承受、发展可持续的老年助餐服务模式,用“小饭碗”撬动“大民生”工作。2024年,全市新建养老餐厅135个,实现了街道、乡镇全覆盖,日均接待老年人就餐5000余人次,老年人认可度、满意度较高,老年助餐服务工作发展态势良好。
市民政局老龄工作和养老服务科科长刘丹介绍:“为保障养老餐厅可持续经营,给老年人提供优质的就餐服务,我市出台了支持养老餐厅可持续运营的具体举措,在落实全省的优惠政策基础上,由地方财政对养老餐厅按照人流、次数及不同类别给予1万到5万元的运营补助,对公建民营养老餐厅房租全免,水电气热享受民用价格,为全市开展养老餐厅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的助餐服务。”
城市公园提升市民幸福感
城市公园不仅承载着城市的生态功能,也是满足市民运动休闲、游憩游玩的重要场所。2024年,我市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接续改造春华园,提升秋实园、山地公园,全民健身体育公园建成开放,市区形成“五湖相拥、一城七园”总体格局,让市民在尽享绿意空间中提升幸福指数。
“这个公园改造得确实好,我们每天都到这来锻炼身体,看到家乡建设得这么好,我们老年人也特别高兴,感觉生活质量有提高,幸福感满满。”市民任伟霞对全民健身体育公园建设赞不绝口。
2025年,我市将立足“疏朗通透、干净整洁、文明有序”的城市特色,推广城市公园景观提升改造经验,下足绣花功夫,在提升7个现有公园、41个“口袋公园”基础设施上,谋划新建城区北部公园,建设鹤鸣湖游乐园,构建文化元素更多、功能更加完善的全域公园体系,让公园城市更有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