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机构 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互动交流 走进白城
发布时间:2018-08-29 08:43:00    来源:
收藏

新农村 新生活 新风貌 攻城拔寨决胜战 众志成城筑小康
——白城市推进脱贫攻坚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纪实

   

  白城市委书记庞庆波在先进村劳动调研 

   



白城市市长李明伟在立新村木耳产业园劳动调研




俯瞰通榆县陆家新村


 

吉天然十万头肉牛养殖基地



镇赉镇架其村规模化养鸡带动贫困户脱贫



镇赉甜瓜获得中国地理标志产品认证



镇赉县东屏镇格力吐村康路柳编合作社社员月收入1700


棚膜经济拓宽了农民致富渠道

 

摄影:李晓明、潘晟昱、王绍利等

   

  白城市一方面抓好国家、省里出台政策的落地,另一方面针对白城实际需要,按照保基本的思路,研究有针对性的保障措施,织牢织密政策保障网。 

  医疗保障方面。全市因病致贫比例大,占比达到65.8%,对此,白城探索了三下沉、两提高、一兜底医疗扶贫模式。三下沉:主要包括健康服务下沉,县、乡医护人员定期下沉到村卫生室开展巡诊;技术资源下沉,乡卫生院医疗报销权限下沉到村卫生室;供药环节下沉,乡卫生院慢病用药下沉到村卫生室。两提高:一个是提高门诊报销比例,乡村两级门诊报销比例从原来的村50%、乡60%,全部提高到80%;再一个是提高门诊报销封顶线,乡卫生院报销封顶线从年度300元提升到400元,村卫生室报销封顶线从年度报销50元提高到80元,实现了贫困残疾人看小病、吃零药不出村,减少群众跑路并节省费用。一兜底:就是大病治疗全兜底,出台了《关于在全市脱贫攻坚战中进行医疗兜底救助的实施意见》,5个县(市、区)全部建立了1000万元政府性大病救助兜底基金,对重度贫困人口患28种大病住院的,在新农合、大病保险、民政救助、补充商业险报销后的费用,实行一卡通、零垫付、全兜底。今年上半年,全市完成救助重度贫困患者3853人次,支付兜底救助资金1068万元。另外,完善了贫困人口的健康档案,所有患病贫困户全部建立一册一单一表一册即每人一个诊疗手册;一单即医疗服务四联单;一表即医疗表,把贫困户病情、用药情况、报销情况张挂在贫困户家中,确保医疗用药、报销情况一目了然。 

  教育保障方面。在落实国家教育政策基础上,出台全市教育扶贫《实施意见》,对学前、中小学、高中、特教、职教阶段的贫困学生,分类进行减免和资助(学前教育:免保教费。特殊教育:学生生活补助每生每年2000元。农村义务教育:对学生乘校车实施乘车费全免政策。普通高中:免学费、免住宿费。中等职业教育:免住宿费。社会捐助资金:主要用于低保家庭学生、残疾学生、高校贫困学生等资助上)。开展贫困学生建档立卡工作,完善贫困学生动态管理数据库,对6866名贫困学生进行跟踪帮扶、分类救助,共发放资助资金1042.2万元,全市没有发生因贫辍学现象。 

  危房改造方面。白城市危房比例大、任务重,为了加快改造进度,出台了全市危房改造《实施方案》,在国家、省里补助基础上(国贫县国家每户补助8500元、省里补助18250元;省贫县国家每户补助7500元、省里补助17250元),加大投入力度,将补助标准一律拉齐到每户3.2万元,确保贫困户建40平方米的保障性住房,不用花一分钱。其中,镇赉县每户补贴提高到3.55万元,仅县级财政配套就达到8750元。针对贫困户嫌改造面积小、不愿改的问题,镇赉县探索了D级危房修缮加固的方法,得到住建部和省住建厅认可推广。两年来,全市共完成危房改造3.3万户(D3.1万户,C2000户)。同时,积极推进易地扶贫搬迁,探索了通榆陆家模式,两年完成31个村的搬迁工作,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5222户、9559人。2017年,全省易地扶贫搬迁观摩会在通榆召开。 

  农村安全饮水方面。明确了全面覆盖、全面达标的工作目标,采取集中建设水源工程、配套建设泵站和管网、同步跟进水质检测的办法,全面铺开安全饮水工程。到今年年末,贫困村安全饮水工程达到四个100%”目标:全市384个贫困村集中供水率达到100%;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水质检测合格率将实现100%;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正常运行率将达到100% 

  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针对农村基础设施欠账较多、环境较差、公用设施落后的实际,白城市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制定出台了《贫困村人居环境改善工程实施方案》,明确了危房改造、围墙大门改造、道路建设、绿化美化、给排水、环境卫生、公共服务设施、村容村貌、改厕等9项任务,全市384个贫困村全部制定了建设规划,全面启动了人居环境建设工程。目前,贫困村人居环境9项工程建设全市共投入资金9.18亿元,村容村貌发生了明显改观。最近,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把市级领导包保的34个贫困村确定为标兵村,细化确定了57条建设标准,争取通过标兵村建设。 

政策兜底方面。低保方面,积极推动低保标准和扶贫标准两线合一,目前已正式发文,今年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达到年人均3600元,2019年达到3800元,2020年将达到4000元。社保方面,各县(市、区)全部实现由政府代缴不低于最低缴费标准的养老保险费。残疾人保障方面,出台《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实施帮扶救助的若干意见》,对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及贫困残疾人开展就学、就业、就医和康复以及社会保障,对全市5469名农村贫困残疾人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帮助2.7万残疾人落实庭院经济政策,为1.6万农村贫困残疾人落实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

主办:白城市人民政府
承办:白城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

联系我们
网站标识码:2208000056

吉ICP备17005202号
吉公网安备 22080202000169号

访问量:
建议您使用IE8以上版本或使用360极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