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把“三关” 建设高素质公务员队伍
近年来,大安市紧扣“育强队伍助发展”主线,通过严把“入口关”、抓实“教育关”、优化“交流关”,着力打造高素质公务员队伍,为大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严把“入口关”,筑牢队伍根基。大安市以精准招录作为重要依托,多举措协同发力,切实筑牢公务员队伍准入防线。精准研判定需求。依托公务员信息管理系统,对公务员队伍结构、岗位空缺等情况进行综合研判,严格审核、准确界定各用人单位招录需求,确保计划制定贴合实际。聚焦重点设岗位。围绕生态治理、盐碱地改造等全市重点工作,定向设置专业岗位吸纳领域急缺人才,同时优化学历层次,提高本科及以上学历岗位比例。立体考察识真才。创新采用“实地走访+座谈交流+材料审核+延伸了解”的立体化考察模式,全方位、深层次了解考察对象,确保新录用公务员符合职位要求。近3年,该市新录用公务员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达90%以上,设置专业岗位15个。
抓实“教育关”,提升履职能力。大安市通过系统化设计、精准化施教、实战化赋能,帮助新录用公务员扣好“第一粒扣子”,高效适应岗位所需能力。构建三维课程体系。围绕干部履职核心需求,打造“党的理论+警示教育+履职能力”培训模式,以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强化政治引领,以案例式警示教育划清纪律红线,以专业课程补齐能力短板,实现“思想+纪律+能力”同步提升。打造三位一体模式。构建“政治引领+业务提升+实践赋能”培训体系,将政治素养培育贯穿始终,以业务授课破解工作难题,以参与重点任务推动理论知识向实战能力转化。强化培训成果转化。以“年度必办、全员覆盖”常态化开展公务员初任培训,通过理论授课、案例教学与实践演练,扎实巩固干部政治理论素养,显著提升履职能力,3年累计培训186人次。
优化“交流关”,激发队伍活力。大安市以公务员转任交流为重要手段,通过科学统筹、精准匹配、实效导向,持续激发干部队伍干事活力。锚定原则明方向。始终坚持“事业为上、人岗相适、人事相宜”原则,结合全市中心工作与队伍建设需求,梳理转任政策要求、岗位适配标准,确保转任工作服务于发展大局。精准匹配优配置。常态化掌握部门职能定位、核心业务方向及岗位空缺情况,明确岗位对干部专业素养、实践经验的要求,形成精准岗位需求清单,推动人岗高效适配。注重实效强赋能。推动跨领域、跨部门交流,有效破解部门协作壁垒,拓宽干部履职视野、积累实践经验。近3年完成调转任1000余人次,持续强化“人岗适配”力度,提升跨领域协同水平,为机关高效运转和事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初审:于淼淼 复审:程继伟 终审:李鹏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