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榆:激活乡村人才振兴新动能
近年来,通榆县深入贯彻吉林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立足乡村人才振兴关键环节,精准构建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机制,着力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激发人才服务乡村内生动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劲人才新动能。
拓宽“引才链”,多元集聚强队伍。构建多元立体引才矩阵,统筹实施“三支一扶”、特岗教师、“县聘乡用、乡聘村用”和大学生村医等基层引才项目,聚焦教育、医疗和基层管理等重点领域,精准补充专业人才。2021年以来,累计引进特岗教师209名、“三支一扶”大学生62名、“县聘乡用、乡聘村用”人员40名、大学生村医2名,有效改善乡村人才队伍专业结构与年龄层次,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紧扣吉林省乡村振兴人才“订单式”培养计划,靶向对接基层涉农人才需求,累计培养49名涉农专业人才。构建“设岗—签约—培养—实习—上岗”全周期培育体系,目前,29名2020级、9名2021级“订单生”已全部到岗履职,形成人才供给与岗位需求精准匹配的良性循环。
建强“育才链”,精准赋能提素质。通过统筹协调相关部门,整合优质培训资源,开展重要会议精神、新任乡科级干部、科技示范主体、高素质农民、基层卫生人才及骨干校长(教师)等各类培训,全面覆盖党政、专业技术和企业经营管理等各类人才2.9万余人次,有效提升了人才队伍的整体能力素质;着眼于强化基层人才培育载体建设,分别在通榆县边昭镇和乌兰花镇试点建立2处乡土实用人才实训基地,采用“一个基地+两个实践教学点”模式,经“个人申请、村级推荐、乡镇统筹、部门审定”等方式确定学员名单,按照按需分类原则,运用集中培训和现场教学等多种形式举办培训12期,参加人员570余人次,在提升乡土人才专业技术能力的同时,加速了先进技术和实用经验在当地的转化应用。
优化“用才链”,下沉一线助振兴。实施科技特派员服务行动,构建“专家+农户”联动体系,统筹整合本土专家人才资源,实现90个脱贫村服务全覆盖。2021年以来,科技特派员团队累计开展入户指导超4500户,惠及农民6300余人次,有效破解了农业生产技术难题,提升了乡村产业科技水平;积极组织实施乡村振兴专家人才“组团式”帮扶活动,协调相关部门组建宣讲、教育、卫生、农技、法律和文化等6支专业服务团。累计开展送戏下乡、健康义诊、农技培训和法律解读等各类服务活动110余次,直接服务广大农民群众,有效补齐乡村民生短板,提高农民生产技能和生活品质,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水平。
激活“留才链”,健全机制提动能。通榆县积极推荐乡村人才职称评审,拓宽人才成长通道。2021年以来,全县共有159人获评乡村人才职称,其中高级32人、中级54人、初级73人,按照高级3000元、中级2000元、初级1000元的标准,连续5年为其发放补贴,形成科学有序的人才梯队结构,有效激发人才干事创业积极性;通榆县将“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吸引和留住本土青年人才的关键抓手,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实践信息,拓宽实践活动宣传覆盖面。自2021年以来,累计组织483名学子返乡实践,接触家乡产业、建立乡情纽带,为乡村振兴持续涵养和储备更多既了解家乡、又具备专业技能的“留得稳”的本土生力军,不断激活乡村人才振兴新动能,助力乡村振兴实现新突破。
初审:于淼淼 复审:程继伟 终审:李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