洮北:让青年力量成为家乡发展的重要引擎
为引领青年学子扎根基层沃土、锤炼过硬本领,共青团洮北区委紧扣2025年暑期节点,组织40余名“返家乡”大学生在政府机关、街道社区、田间地头等一线岗位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青年力量成为家乡发展的重要引擎。
面对青年学子社会经验不足与实践需求迫切的双重特点,团区委坚持“按需设岗、人岗相适”原则,提前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乡镇街道等单位沟通协调,围绕政务实践、乡村振兴、社区服务、文化宣传等领域,征集实践岗位。通过“团组织动员+新媒体宣传+典型案例引领”的招募模式,结合学生专业特长与个人意愿双向匹配岗位,确保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从岗前培训到岗位对接,团区委全程跟进服务,让我们感受到关怀,也坚定了服务家乡的决心。”参与实践活动的大学生表示。活动开展以来,团区委累计组织专题培训4场,覆盖实践学子全流程,为青年成长成才铺路架桥。
在政务实践一线,“返家乡”大学生走进团区委、区妇联、街道社区等单位,以严谨细致的态度,协助处理公文收发、档案整理、活动策划等工作,展现出新时代青年的专业素养与责任担当。在基层治理前沿,大学生们深入社区网格,通过入户走访、需求调研等方式,参与矛盾调解、政策宣传等服务,累计覆盖居民2000余人次。围绕托管服务,团区委组织大学生针对暑期“看护难”问题,参与“彩虹课堂”,通过“托+管+学+玩”模式,为百余名少年儿童提供作业辅导、书法绘画、体育拓展等特色课程。
为扩大活动影响力,团区委进行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社会实践成果宣传。在团属新媒体平台编发“以青春之名,赴家乡之约——洮北区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感悟”推文,通过选树典型案例、展示实践成果,激发更多青年学子投身家乡建设的热情。同时,组织召开总结座谈会,邀请优秀实践学生分享心得,推动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实践是青年最好的成长课堂。”团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完善“返家乡”社会实践长效机制,搭建常态化平台,引导更多青年在基层一线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为洮北区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智慧。
初审:于淼淼 复审:程继伟 终审:李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