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赋能特色产业“多点开花” 洮北区促鲈鱼养殖项目落地生根
近日,洮北区首次引进的鲈鱼养殖项目迎来鲈鱼关键生长期。洮北区农业农村局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养殖基地,为农户提供技术帮扶,助力新兴养殖产业在洮北落地生根。
在洮北区崇光水产养殖种植家庭农场内,22亩标准化鱼塘波光潋滟,随着渔网缓缓收起,一条条银鳞闪烁的鲈鱼在网中跃动。技术人员一边将刚捕捞上来的鲈鱼托在手中,一边向养殖户讲解鲈鱼的生长状态和养殖要点。从鱼苗引进到池塘改造,从抽样检测到数据分析,农业水产技术人员全程把控,为鲈鱼养殖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今年农场有3.9万尾鲈鱼,需经过41天科学养殖,成活率预计超过80%。”农场负责人张崇光介绍,“按目前的生长速度,中秋节前这批鲈鱼即可进入市场,总产量约2.4万斤,预计收入在16万元。”
鲈鱼作为优质淡水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此次引进的鲈鱼选自辽宁省盘锦市的优质鱼苗,养殖的泡塘内小鱼小虾充足,水质清澈良好,气候温度适宜,非常适合鲈鱼生长。鲈鱼养殖项目的落地,不仅能够丰富本地水产品市场,还能为农户带来经济收益,为洮北区渔业经济增添新项目实现新突破,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新动能。
依托洮儿河优质水资源,洮北区在稳定传统水产养殖基础上,探索“淡水鱼+特色水产”模式,形成稻田蟹、小龙虾、池塘鲈鱼“三水联动”的产业格局,逐步构建起“一水多用、一田多收”的生态循环农业体系。
“特色水产项目不仅丰富了市民菜篮子,更通过技术赋能为农民开辟增收新渠道。鲈鱼养殖项目成功后,单亩效益较传统养殖可提升3倍以上,预计带动周边30余户农民参与特色养殖,形成‘技术培训——示范带动——规模发展’的产业闭环。”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同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