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机构 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互动交流 走进白城
发布时间:2025-02-14 08:56:00    来源:
收藏

洮北:棚膜经济奏响“富民曲”

 

近年来,洮北区棚膜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乡村振兴展现新活力,成片的大棚内绿意盎然,实实在在让农民握住了解锁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走进洮北区平台镇红塔村温室大棚,当地特色的雪寒韭菜郁郁葱葱,温热的空气中夹杂着韭菜的清香,村民们正忙着割韭菜、捆扎、装箱,大家分工协作。对于他们来说,年既是忙碌,是收获,更是“甜蜜”的希望。

据洮北区平台镇红塔村韭菜种植户李刚介绍,他家今年利用23个大棚种植韭菜,每个大棚能收入1万元,效益可观。

在洮北区青山镇四发村新蔬菜大棚专业合作社,工人们正忙着为蓝莓吊枝,这些蓝莓为当地农户增添新的收入来源。在同样种植面积下,蓝莓的经济价值比大田作物高出不少。

“我们采用基质栽培、水肥一体化管理,大概亩产是1500斤左右,效益要比普通大田农作物高,让村民冬闲变冬忙,增加收入,生活更富裕。”洮北区青山镇四发村新蔬菜大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振男说。

在洮北区青山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果蔬大棚内,满眼绿色,生机勃勃,一颗颗鲜艳欲滴的草莓、表皮泛红的草莓柿子、脆甜多汁的水果萝卜等果蔬生长旺盛,种植户正忙着采摘、打包、搬运,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该园区负责人赵立辉说:“今年园区种植了5栋草莓,品种是丹东99,现在正处于上市期,我们还不断拓展销售渠道,吸引本地及周边地区人群采摘,给客户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和乐趣。”

近年来,洮北区不断依托资源优势,创新举措,加速推进棚膜经济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产业化进程。鼓励各乡镇因地制宜发展棚膜经济,引领农民种植有机蔬菜和反季水果,推动特色农业由“果蔬两旺”向“四季丰收”转变,让越来越多的农民搭上“致富快车”。

“全区大棚总面积发展到1.1万亩、10188栋,棚膜经济园区发展到30个,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的棚膜经济发展模式。”洮北区蔬菜管理总站生产技术科科长马春红介绍,洮北区将以开展果蔬采摘、农趣体验、特色乡村旅游、提升产品品质和品牌经营的运作机制为主线,着力推进洮北区棚膜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主办:白城市人民政府
承办:白城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

联系我们
网站标识码:2208000056

吉ICP备17005202号
吉公网安备 22080202000169号

访问量:
建议您使用IE8以上版本或使用360极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