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突出“五个强化”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
今年以来,大安市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聚合力、筑堡垒、引人才、拓渠道、助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强化高位推动,凝聚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强大合力。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农村工作领导小组,11名市级领导任副组长,35个市直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定期研究乡村振兴工作。市级领导严格落实包乡联村责任制,对全市乡村振兴工作进行覆盖式调研指导。
强化组织建设,筑牢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战斗堡垒。出台《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管理办法(试行)》,制发党群服务中心“优化、强化、净化、美化、绿化”5项任务清单,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功能。扎实开展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工作,逐村落实“四个一”整顿措施和乡镇党政正职包弱村促提升责任制,确保晋位升级。
强化管训促用,吸引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人才力量。深入贯彻落实省委“314151”工程,注重在乡村振兴一线提拔使用干部。实行村干部“凡进必审”制度,择优选配村党组织书记。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三年行动,开展换届后村班子运行中期评估,为2026年村党组织换届做好准备。组织94名驻村第一书记积极开展“第一书记代言”活动,参与开展代言活动10余次,累计促进农民增收20余万元。选派乡镇干部、村干部、驻村干部赴域内域外参加培训1000余人次,不断提高干部政策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
强化强村富民,拓宽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发展渠道。支部引领一批,推进164个村发展庭院、大田种植辣椒。项目带动一批,加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扶持村建设力度,力争每个项目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4万元以上。土地盘活一批,持续推进农村集体资源清查清收工作,2024年清查非家庭承包农村集体资源148.15万亩,收取承包费3700余万元。
强化为民服务,助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全面发展。健全“网格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三级组织架构体系,划分农村网格223个,形成上下贯通的管理体制。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完成实事项目122个、认领兑现“微心愿”135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