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优化城市党群服务中心“小阵地” 发挥基层治理为民服务“大作用”
为推动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工作,大安市以街道统起来、社区强起来、网格实起来为目标,持续优化城市党群服务阵地布局,整体推进党群服务中心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双提升”。
聚焦规划布局,夯实阵地基础。突出“党建引领、资源整合、共建共享、用心服务”工作内涵,规划设计集政治引领、政务服务、社区治理、便民服务等党群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开放式综合性党群服务阵地。积极推动财政、住建、城管、街道等部门单位全面摸清国有资产资源现状,通过盘活利用、合作共建、社区代管等方式,完善社区阵地综合服务功能,使闲置资产在党群阵地建设、扩充惠民经费、便民为民服务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今年共创新打造2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完成新址搬迁,新建党群服务站3个,有效解决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场地不足、活动空间紧张等问题。
聚焦优化升级,强化阵地服务。秉持“办公场所最小化,服务功能最大化”的改造理念,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整合会议室、图书室、文明实践站、综治中心等功能相似的功能室,错峰开展群众活动和学习教育,实现“一室多用”,规范设置居民矛盾纠纷调解、经典文化传承、民情恳谈、舞蹈声乐、绘画棋牌等功能室,最大限度压缩办公面积,释放更多活动空间。对全市12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内外标牌、氛围营造、环境卫生等方面进行“提档升级”,有力提升党群服务中心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目前,已规范标牌15个,对20余个功能室进行优化升级。
聚焦服务便民,提高阵地效能。以“为民、便民、惠民”为宗旨,整合服务项目,将业务办理流程制作成“服务事项便民条”,实现一次性办结。针对行动不便的居民,指定专职网格员开展领办、代办服务。日常采用网格服务管理模式,依托开展“双报到”活动,充分调动党员干部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文明实践、结对关爱等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党群服务中心与民生服务项目开放共享。今年以来,完成“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近220个,1800余人次参加“党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