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动大安 “氢”舞飞扬——大安经济开发区清洁能源产业发展走笔
放眼望,嫩水之滨,生机盎然,浩荡东风中一股力量正在积蓄;谛耳听,云天鹤唳,声闻天际,断虹霁雨中“氢”舞飞扬,风生水起。
在广袤的吉林西部、国家新能源保障基地核心区、吉林“陆上风光三峡”的主体区、大安经济开发区——吉林西部(大安)清洁能源化工产业园,一处处火热的场景,一片片繁忙的园区,一批批创新产品,让人深切地感觉到,大安正以积淀已久的激情在新的天地里,续写着新的传奇,跨越赶超、崛起振兴的热潮在松嫩圣地这片神奇的热土上涌动着迸发着——
打造一个安全智慧低碳园区——吉林西部(大安)清洁能源化工产业园;
打造一个优质高效示范工程——大安吉电风光制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
打造一个高质量大体量产业集群——绿色氢能化工“千亿级”产业集群;
……
蓝图绘就,只争朝夕。打地基、筑承台、立塔吊……一幅“绿”韵无限,“氢”舞飞扬的壮美画卷在原野嫩水间泼墨落笔——
这是一个初露锋芒的产业园区,有着创业的无限激情,700多个日夜,从“零”起步——新建了“两大园区”、打造了“三大产业集群”,创造了“大安速度”。
这是一个生机勃勃的产业园区,突出“三个一”布局,聚焦绿氢化工产业,奏响了助力“绿色转型”打造“生态大安”的新乐章。
这是一个承载希望的产业园区,能源的突破,财源的增长,赋予了产业园区艰巨的使命。因为承载希望,就时时沐浴着各级领导的关怀,牵动着大安36万儿女的脉动。
“绿”韵潮涌“氢”风劲,振翼逐梦正当时。大安市建设的吉林西部(大安)清洁能源化工产业园,是白城市唯一一家省级化工园区,是打造“中国北方氢谷”的桥头堡,全力建设西部清洁能源基地核心区,是吉电股份“长白氢能走廊”战略布局的关键节点,是白城市建设“中国北方氢谷”的重要载体——全市风光总装机260万千瓦。风电年均有效发电时数为3000小时左右,达到国内风电资源二类地区标准;光伏年均有效发电时数为1600小时以上……
大安作为吉林发展清洁能源最具资源优势的县区,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扛起吉林“陆上风光三峡”建设重任,聚焦白城“一三三四”高质量发展战略,立足全局、站位高远,以大视角、大气魄、大手笔谋划绿氢产业,扛起了吉林省“氢动吉林”发展的先锋大旗,着力打造能源装备、氢能化工产业,着力构建清洁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奋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用优势激活发展,用新能源产业点燃全局,撑起大安低碳发展、绿色振兴的新未来,这是大安未来发展的潜力所在、希望所在、出路所在。
“绿”韵独具 优势凸显
大安是吉林省新能源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的地区。经过多年培育,大安经济开发区基本构建起以氢能生产及利用为特色,兼具生物化工、精细化工和环保及新材料化工为重点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格局,禀赋独具的优势,让开发区在发展新能源、落实“双碳”战略中迈出了稳重而坚实的一步——
政策支持有保障。2022年10月,“氢动吉林”行动暨大安吉电风光制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正式启动,吹响了大安抢占绿色低碳发展制高点的号角;同年12月初,省“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把大安打造成全省生态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12月末,省委单独出台文件,要求大安市要加快实施新能源制氢、储能示范工程,建成吉林西部清洁能源基地核心区,建成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清洁能源生产及消纳基地。
项目落地有平台。氢能项目必须落户在省级化工园区内。吉林西部(大安)清洁能源化工产业园,是白城市首家省级化工产业园区,园区基础设施完善,独具特色。按照省级化工园区标准,投资4.71亿元,实施了园区道路、供暖、供水厂、污水处理厂和特勤消防站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筑巢引凤,招引更多项目落户园区。
资源富集有基础。目前,发展氢能产业以新能源电解水制氢为主要技术路线,吉林西部(大安)清洁能源化工产业园完全能够满足发展氢能产业所要求的各种条件;有土地,待开发利用土地面积7平方公里;有燃气,日供天然气可达8万立方米;有水源,正在谋划日供水3万吨的净水厂,力争2024年年末投入使用;有电力,享受省和白城市富余电力转化消纳政策,目前全市风电、光伏总装机并网规模达260万千瓦。
倾心服务有温度。推行项目专班制,快速推进项目落地、落实;推进派驻组工作机制,确保项目早施工、早达产、早见效;推行“一对一”包保机制,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开发区聚焦企业需求和产业发展,从实处落子,从细处着手,大力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打好“主动仗”让服务更有温度。
置身时代的大潮流,面对发展的新常态,大安经济开发区人将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通过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重塑能源生产体系,推动经济向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掀起新能源建设扬帆启航的巨浪,激活了围绕“双碳”目标、融入“陆上风光三峡”工程、实施“氢动吉林”战略、推动“一区六园”建设、抓实“五个强化”举措、构建“三个一”布局的一池春水。
“绿”韵生动 借“氢”扬帆
国家实施振兴老工业基地战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实施“双碳”战略的重大决策、省委提出建设“陆上风光三峡”,积极开展氢能开发利用工程,建设“两基地,一走廊”,全面实施“氢动吉林”行动、白城打造北方氢谷,创新发展路径……机遇叠加,借势而行。开发区坚持“系统谋划、集成布局、整体推进、头部引领、形成闭环”原则,坚持“资源换项目”理念,建设“绿色”清洁能源生产利用基地,“智慧”“标准”清洁能源化工产业园区,碳中和综合试验区,进而成为“中国北方氢谷”的重要引擎,绿电氢能化工项目的重要平台,努力走出一条新能源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
主动抢抓白城市建设“中国北方氢谷”有利契机,以生态价值转换理念为统领,以建设全省生态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为中心,以打造吉林西部(大安)清洁能源化工产业园区为平台,以实施“陆上风光三峡”工程为支撑,以风光发电制绿氢为突破口,在建设“低碳园区”上下功夫,在建设“智慧园区”上做文章,在建设“安全园区”上花气力,努力把吉林西部(大安)清洁能源化工产业园建设成为“低碳、智慧、安全”绿氢化工产业园区。
依托清洁能源化工产业园平台优势,积极引进绿电制绿氢、绿氢制绿氨、绿氢+二氧化碳制甲醇等清洁能源项目,实施新能源制氢、储能示范工程,积极谋划招引氢能“制、储、运、用”全产业链项目,突出产业间融合、上下游一体,发展大宗载氢化学品与耗氢精细化工产业,促进新能源电力就地消纳,打造绿氢制取及消纳基地。以本地精细化工及外供氢为消纳主线;拓展至绿氨生产、绿氢捕碳生产甲醇及天然气掺氢,完善绿氢制备—消纳—外运全产业链……
大手笔接踵而至,如春雷骤响,聚合各方力量、整合各方资源,抓住绿氢能建设这个经济发展的“关键点”,冲破传统发展模式“天花板”,通过转型升级引领新常态、助力新发展,在新的起跑线上“亮剑”起飞,奋力探索出一条大安新能源全产业链振兴之路。
“绿”韵飞扬 创新突破
按照吉林省“十四五”期间建成“绿色、智能、低电价”产业园区的战略部署,大安在率先探索建设了吉林西部(大安)清洁能源化工产业园,形成投资“洼地”,提高清洁能源消纳比例,向国内一流氢能化工产业园区迈进——
致力打造绿氢化工产业“新高地”。大安作为“氢动吉林”行动启动之地,主动融入绿氢化工产业发展联盟,推动形成氢能“制、储、运、用”全产业链,坚持“筑巢引凤”,加快推进吉林西部(大安)清洁能源化工产业园建设,提升园区平台承载能力,带动两家子镇创建“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联动发展模式”;坚持“以亩产论英雄”,成立国有开发公司,推行市场化运行机制,实现“腾笼换鸟”,推动大安绿氢化工产业规模化发展,“氢”启大安、“氢”起未来。
致力推进清洁能源产业化、集群化发展。加快推进目前全国制氢在建项目规模最大的吉电股份风光制氢合成氨等一体化产业链项目建设进程;加快黎明气体与吉电股份合作进程,推动昊安锂电池负极一期满产、二期开建等新能源项目;紧盯“5+3”任务,深化“要素跟着项目走”,适时召开“政银企”对接会,切实提升项目“粘度”“韧度”,实现清洁能源全产业链发展。
致力建强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产业。依托成飞风机叶片、天能风机塔筒、飞沃风电锚栓、日托光伏组件、“地热能供暖+风电示范”等项目,加快推进风光装备制造升级更新,推动氢能源生产及利用,全方位提升清洁能源产业整体规模、质量效益和带动能力,建成全省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助力全省“陆上风光三峡”“全域地热三峡”和“长白氢能走廊”建设。最大限度最快速度打造以绿氢化工为引领的“千亿量级”大集群产业……任务、目标的背后是跨越赶超,提档进位的斗志与决心,彰显的是速度与激情。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领跑“绿氢”新产业、打造“双碳”新坐标,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大安经济开发区提前思考,超前谋划,乘势而上,按照深绿、可持续、全产业链“大安模式”,聚合各方力量、整合各方资源,开启吉林“绿氢经济”发展的新纪元,奋力探索出一条氢能化工全产业链发展之路,让“打造国内一流的氢能化工产业园区”这一宏伟愿景与现实在大安完美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