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市交通运输局谱写交运新篇章
阡陌纵横,四通八达,交通事业飞速发展。近年来,大安市交通运输局科学谋划交通运输网络,悉心维护道路设施,严格监管交运安全,为推进大安经济社会发展,谱写出浓墨重彩的交运新篇章。
公路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2020年以来,大安市交通运输局党组紧紧抓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有利时机,借势扬帆,把公路建设与助推乡村振兴有效地结合起来,研究焦点、解决难点、打通堵点、强化弱点、增加亮点。局党组迎难而上,党组成员各司其职,分兵作战。领导班子各把农村公路和国省干道建设养护一条线,赴施工现场办公,全局上下合力攻坚,形成了干事创业不讲条件、全局一盘棋的团队氛围。先后争取项目建设资金15亿元,不断加大公路建设投入,改变了交通条件落后面貌。完成了国道G232牙克石至四平线、省道S516舍力至乾安线、珲乌高速大安南互通工程、省道S210齐齐哈尔至大安线(月亮泡至大安段)等4项国省干线改扩建、续建、筹建项目170.5公里;相继完成了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工程574公里、农村公路联通工程158.538公里、新建农村公路195.238公里等多项建设养护工程。目前,大安境内国省干线通达里程294.651公里,农村公路通达里程2449.757公里,实现了列养率100%、村村通公路率100%的目标。一个以国省干线“二横、四纵”为骨架、县乡公路为支撑、村屯互通公路为辐射的大安公路网已经织成。
高投入换来了高产出,继2018年大安农村公路被国家评为“四好农村路”后,2021年又在全省“最美农村路”评比中荣获“2021年度最佳人气农村公路”奖。以往大安偏远农村百姓行路难、农副产品外销难、信息闭塞等因素严重制约着乡村振兴的进程,随着农村公路通行条件的改善和公路等级的提升,近两年,大安农用机械车辆销量大增,出现了公路通乡村兴的可喜局面。
培育市场谋求持续发展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市场治理后,该局党组充分认识到,市场监管不能一味追求行政处罚,变堵为疏,变硬性管理为主动服务,“管、防、疏”并举才是捋顺市场脉络、解决矛盾的有效途径。为此,自2020年以来,该局党组重新制定市场监管措施,调整监管方向,在深入出租车、公交车、物流和客运企业调研后,出台了一系列培育市场的举措。一是完成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造。将原有的农村客运短线路延伸至村屯,将零散的单一客运线路“打包”改造成公交化线路。以城区为中心,连接乡镇、村屯,实现了三级公交线路一体的公共交通服务网络。形成了客运班车、公交车接驳运输模式,真正做到了旅客下车门进家门的无缝衔接。二是助推物流业发展。充分利用大安公铁水路交通便利条件,借助大安处于长吉图开发先导区“中蒙大通道”节点城市和哈大齐工业走廊外延地带的区位优势,以点带面,扶持大安立达等20家物流企业率先站位升级,打通长春、哈尔滨以及白城、松原周边10个县(市、区)和域内18个乡镇物流渠道,形成了货物运输、物流配送、收发快递、农村电商、连锁超市信息金融等六大功能为一体的综合物流运输枢纽,每天吞吐快件货物3000多件,极大地提高了货物流通功能。目前,由市政府主推,交通运输局牵头的集运、储、供、销、配、存的区位综合物流枢纽和集散中心项目正在调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