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机构 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互动交流 数据分析 走进白城 专题专栏
发布时间:2020-07-24 09:21:00    来源:
收藏

民族新村展新颜——洮北区德顺蒙古族乡乌兰图嘎村见闻

 

“洮儿河水长流淌,岸边有俺美丽的家园,蒙古包里歌声扬……美丽的家园,吉祥花道宝,我心中的眷恋……”

芒种时节,在《吉祥花道宝》悠扬的歌声中,笔者走进洮北区德顺蒙古族乡乌兰图嘎村,在驻村第一书记朱旭的引领下,我们走进了这个洋溢着浓郁蒙古族特色的村寨。

刚一进村,笔者指向矗立在路旁刻有“花道宝”的大石碑问:“村歌的名字叫《吉祥花道宝》,‘花道宝’是什么含义?”

“‘花道宝’在蒙古语里的含义是开满鲜花的山岗,你看我们村的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村子就是在这片岗上建的。”朱旭说。

从高处俯瞰,整个村子依岗而居,稻田相伴,蒙古族特色的民居与秀美风光相映,展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生的画卷。

我们沿着硬化整洁的村路向村里走,遇到了正在遛弯的村民曹桂兰大娘,我们边走边聊,谈起这几年村子发生的变化,曹大娘打开了话匣子:“以前村里是土路、土房、土墙,现在家家都住上了好房子,路修上了,树种上了,雨天出去再也不用一脚泥了……到我家了,来进屋坐会儿。”

曹大娘家的庭院一侧种着蔬菜,一侧种着鲜花,两只可爱的小狗摇着尾巴蹦跳着欢迎我们的到来。“这就是我家改造完的房子,政府给盖50平方米,孩子们添钱又增了面积。”曹大娘把我们引进屋。

屋子里铺了地板,收拾得亮亮堂堂。招呼我们坐下后,曹大娘继续说:“改造前,家里的房子破破烂烂,都没法住了。家里四个孩子有的在市里,有的住在外地,都张罗着让我去,可我就喜欢在农村待着,习惯了。现在家里环境好了,孩子们得空的时候就回来住上一天两天的,你看这是我儿子买的烧烤架子和遮阳伞。”

曹大娘家旁边便是一片片绿油油的稻田,夏风习习,树叶沙沙,一眼望不到边的绿色让人顿时忘却了暑意,顿感清凉惬意。从曹大娘家出来,村里的围墙吸引了我们,非常有蒙古族特色。朱旭介绍说,这两年乌兰图嘎村以“争创省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打造最宜居村庄”为目标,着手美丽乡村建设,危房改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让群众的居住和生活环境有了大变样。

忽然,一阵悠扬的琴声传来。“吴大爷又拉琴了,我们去看看。”朱旭说。

吴大爷名叫吴金祥,他的四胡弹奏技艺是村里的一绝。吴大爷笑着说:“现在越来越重视文化资源了,我和老伴儿还成宝了,能给村上的旅游发展作点贡献,她唱曲子我伴奏,我俩都是自学成才。”

今年73岁的吴大爷平时爱读书看报,子女都已培养成才,现在他和老伴儿的生活很舒心。

乌兰图嘎村地灵人杰,书法、绘画等人才辈出,他们的作品也成为文化资源的一部分,组成乡村中靓丽的人文风景。

“近年来,我们深入挖掘蒙古族文化资源,为开展乡村文化旅游创造条件。现在我们村的蒙古族馅饼、饸饹、猫耳汤、海姆嘎四种蒙古族特色食品制作技艺已经申报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农历五月十三举办敖包文化节,至今已经圆满举办了三届,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慕名而来的游客不断增多。”朱旭说。

2017年开始,乌兰图嘎村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资金的帮助扶持下,升级改造了兀良哈蒙古餐饮文化中心,建设了400平方米的具有蒙古族文化特色的乡村旅游接待设施。

即将去内蒙学习考察的兀良哈民俗旅游专业合作社社长王敬云说:“这次学习考察是为了更好地学习借鉴其他蒙古族地区发展文化特色产业的先进经验,使蒙古族文化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并推出一批文化旅游项目吸引游客,以乡村旅游带动群众增加收入。”

查干苏德勒是蒙古族重要圣物,汉语译为威武的白色旗徽,是民族团结、国家兴旺的象征。去年10月,一座高大的查干苏德勒祭坛在乌兰图嘎村建设完毕,踏入乡村振兴之路的蒙古族村民在这里祭祀,祈求大地风调雨顺、国家兴旺发达、人民安居乐业、共享太平盛世。

 

 

主办:白城市人民政府
承办:白城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

联系我们
网站标识码:2208000056

吉ICP备17005202号
吉公网安备 22080202000169号

访问量:
建议您使用IE8以上版本或使用360极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