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积分”激发脱贫志
在通榆,有这样一个超市,在里面买东西,流通的不是人民币而是一份份“爱心”。
五井子村是通榆县边昭镇易地扶贫整村搬迁村,2017年联建新区刚入住时,杂物随意堆放,不文明现象随处可见。
2017年7月,为破解直接给钱给物、“输血式”扶贫助长不劳而获的不良风气,通榆县因地制宜创新形式,在边昭镇易地扶贫整村搬迁小区昭福家园率先建成了“爱心超市”。鼓励和引导群众用实际行动和良好表现换积分,再以积分换取相应分值的物品,并深入融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各项活动,逐渐使“输血式”扶贫转变为“自主式”扶贫,不仅实现了社会爱心捐赠与贫困群众个性化需求的精准对接,更兑换出新时代村民的文明新风尚。
“我家的米面油都是从爱心超市兑换来的,平时没事儿我就出去打扫街道卫生,有时候捡垃圾,这积分就这么得的,一年下来吃米吃面基本就不用买了。”边昭镇五井子村贫困户石云峰说。
像石云峰这样的志愿者全村就有200多人,他们每天从早到晚有序地打扫着小区卫生,打理村里的爱心菜园、爱心示范田,积极参加各种爱心志愿活动。村民通过参加社会公益、勤劳脱贫、孝老敬亲等活动作为加分项在“爱心超市”积分兑换商品,打架赌博、等靠要、乱扔垃圾等行为作为减分项将不再享受免缴水费、卫生费和物业费的待遇。积善行,集爱心,村民们越来越感觉到因为自己的参与,小区干净了,心里更舒坦了,人们的精神面貌就这样悄然发生着变化。
7月30日,新兴乡新茂村与新兴村易地扶贫搬迁新区爱心超市正式投入使用,村民们把这当做一件大喜事来庆祝。这家爱心超市是由新兴乡、各包保单位和爱心企业共同建立的,超市内的商品琳琅满目,既有米、面、油、盐等生活必需品,也有与居住、出行、生产等相关的用品。爱心超市的建立为新兴乡深入开展“志智双扶”工作搭建了平台,也进一步激发了当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
“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通榆县按照“先行试点,积累经验,逐步推广”的原则,2017年在边昭镇易地扶贫整村搬迁小区昭福家园率先建成了“爱心超市”,探索出以“爱心超市”积分兑换生活日用品,具有地域特色的“志智双扶”工作新模式。截至目前,全县“爱心超市”已经达到了21家,实现了31个易地扶贫搬迁村的21个安置点的全覆盖。爱心超市围绕“志智双扶”,变简单的“送钱送物”为通过劳动创造价值,摒弃部分建档立卡户的等靠要思想,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通过积分换取所需生活用品,及时解决了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困难,达到精准帮扶、滴灌帮扶,使社会资源得到有效配置,让贫困群众从过去“等着政策送小康”逐渐转变为“自己实干奔小康”,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
如今,通榆县31个易地扶贫搬迁村的各个小区环境以及村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村民们靠勤劳的双手做公益,“爱心超市”渐渐成为了“美德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