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机构 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互动交流 走进白城
发布时间:2017-11-20 00:00:00    来源:
收藏

白城:打造东方燕麦之都

燕麦,自古享有“食疗兼备”的美誉。我国古籍中记载:燕麦性平,味甘,归肝、脾、胃经,能益脾、养心、敛汗、润肠、通便。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燕麦对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有明显疗效。

“白城燕麦”是中国燕麦的杰出代表,是国内外公认最具营养价值、最具开发潜力的健康食品源。大力发展白城燕麦产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独特的区域优势

白城位于北纬45度,地处松嫩平原与科尔沁草原交会地带,光照充足(2919小时/年)、昼夜温差大(可达13-14℃)、种植时间长(最长可达159天)、水质好(地表、地下水均达到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三类标准值)、土地弱碱性(PH8.1-8.3)。

由于适宜的地理条件、独特的气候条件、优良的生态条件,孕育出高品质的“白城燕麦”:蛋白质含量高,占17.5%;可溶性膳食纤维(β-葡聚糖)含量高,占5.5%;脂肪含量高,占7.5%;籽粒大、种皮薄、腹沟浅、表面光洁,着壳率低,易蒸煮熟化。“白城燕麦”内在品质、外观特性,都明显优于国内其他种植区,是我国第一个得到地理标志保护的燕麦产品,已成为享誉世界的公认品牌。

“白城燕麦”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白城及周边地区沙化、碱化耕地多,退化草场面积大,适宜燕麦种植的空间大,可达到2000万亩,为推广燕麦优良新品种、建设燕麦优质原料基地提供了有力保障。

强大的科研实力

“白城燕麦”科技研究,建立在白城市与加拿大、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开展的国际科技合作基础上,研究水平与国际前沿靠近,同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目前,白城市农科院已经成为国家燕麦改良中心、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国家燕麦标准生产示范基地、国家燕麦引智推广基地、国家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依托单位。白城市农科院院长任长忠是国内燕麦学科带头人,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燕麦专项、国家农业部948燕麦重大专项首席专家,带领组建了我国燕麦科技创新团队。

白城市农科院已经先后育成19个燕麦新品种,形成了相配套的高效种植模式。这些新品种、新技术,在新疆、西藏、青海、甘肃、河北、内蒙古等17个省市区,得到大面积推广。

随着人们对燕麦保健功能的广泛认知,一些发达国家燕麦人均年消费量达到5.4公斤以上。目前,我国人均消费量为0.43公斤,每年正以10%的速度递增。适应市场对燕麦健康食品的巨大需求,白城市农科院通过科企合作,先后开发了燕麦米、燕麦纤维素片、燕麦即时粥、燕麦早餐、燕麦白酒、燕麦啤酒等系列营养保健产品,还与北京市工商管理学院合作开发了白城燕麦化妆品,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广阔的发展平台

2016年,白城市抢抓国家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机遇,提出大力发展白城燕麦产业,建设“东方燕麦之都”。在中央农办、农业部和吉林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加拿大农业部的鼎力帮助下,白城市与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华信”集团合作,共同筹建“白城中加燕麦国际产业园”,搭建起了白城燕麦产业发展的广阔平台。

“白城中加燕麦国际产业园”位于白城市洮北经济开发区,总占地10平方公里,其中一期占地4平方公里。园区重点规划建设“一核一街三区”。

“一核”,指燕麦科技创新服务核心,主体是燕麦大厦,作为国际交流、研发展示和燕麦文化传播中心。

“一街”,依托燕麦大厦,结合燕麦产品进出口贸易,打造一条旅居式燕麦尚品免税街。

“三区”,包括燕麦高端服务区、优质燕麦产品加工物流区、静脉循环产业区。

燕麦高端服务区:建成会议会展、金融保险、旅游休闲、免税商城等为一体的服务拓展区。

优质燕麦产品加工物流区:开发燕麦米、燕麦面、燕麦面条等大众化产品系列,化妆品、保健品等高附加值产品系列,低糖生成指数特医特用产品系列,以及可追溯畜产品系列。

静脉循环产业区:主要是利用太阳能、沼气等新能源,循环利用加工园区的废弃物资源。

目前,园区规划已经完成,一期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全面展开,配套建设的100万亩燕麦良种繁育和优质原料生产基地已全面启动。

产业园的总体定位是:通过大型龙头企业带动,整合国际国内优势产业资源,快速从深加工和第三产业切入,带动燕麦种植基地建设,推进燕麦产业横向连接和纵向延伸,加快形成超千亿元的产业链条,把小作物做成民族品牌的大产业,把白城打造成中国“镰刀湾”地区燕麦产业的领跑者,建设“东方燕麦之都”。

 

 

中加燕麦国际健康食品产业园

 

立足近20年的中加燕麦科技合作基础和广泛的国际科技合作优势,充分发挥白城燕麦的科研成果优势、品质品牌优势和产业潜力优势,白城市委、市政府谋划建设“白城燕麦国际健康食品产业园”,旨在占领燕麦产业发展科技高地、优质原料生产高地和优质产品加工辐射高地,形成新思路、新方法、新机制,建立以局部发展推进区域整体进步的格局,以引领和带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为目标,探索适合白城市农业产业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出路,为吉林西部生态经济区发展奠定基础。

产业园规划定位:围绕白城市新老城区统筹发展的建设目标,以中加燕麦高技术成果转化和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为依托,整合国内外燕麦集成创新资源,充分发挥“白城燕麦国际健康食品产业园”的创新、引领和驱动功能,立足国际燕麦特殊医用健康食品市场,高起点、全方位策划,推动生产、生态、生活和产业的协调发展,促进燕麦产业链向价值链转换。

产业园总占地10平方公里,其中一期占地4平方公里。规划期限:2016~2025年,10年,分二个阶段,近期(2016~2018年)重点建设阶段;中远期(2019~2025年)整体品牌塑造及带动辐射阶段。园区将立足中加燕麦科技合作基础,充分发挥中加燕麦的成果优势、品质优势和产业优势,以合力驱动健康产业,打造国际知名品牌为发展目标,由大生农业集团主导产业园的规划和运营。

发展目标:打造“东方燕麦之都”。整合国际先进技术资源,搭建燕麦研究与交流平台,占领燕麦科研制高点;用高标准规程支撑燕麦原料生产和基地建设,占领优质专用原料制高点;将多元化市场需求和先进研发技术有机融合,占领燕麦加工产品制高点;明确国际市场站位,占领东方燕麦健康产业高地。

发展方向: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高科技产业园区。以燕麦系列健康食品加工为产业发展核心,生产大众化食品(燕麦米、面、面条等),满足多数人群对燕麦产品通用性需求;生产高值化产品(功能成分提取及衍生类产品),满足高消费人群对燕麦产品特用性需求;生产食药类产品(降血糖、血脂冲调粉、燕麦草胶囊等),满足亚健康人群对燕麦产品健康调理专用性需求。

合作领域:农业、科技、金融三位一体,一二三产深度融合,产、学、研一体化的全方位战略合作。搭建技术支撑平台,在燕麦及特色农产品研发上开展合作;强化食品和农产品的安全管理,在建立安全生产、质量追溯两个监管机制方面开展合作;在原料生产、人才培养和功效评价三个支撑体系上开展合作;在开发大众化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功能保健产品、可追溯农畜产品四大系列产品上开展合作;在建立文化展示、观光体验、金融保险、商贸交易、物流配送五大服务平台上开展合作。

产业支撑:提供有效的生产基地、技术依托、金融支持。设立吉林白城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基金;建立中加燕麦科技合作机制;建设百万亩燕麦生产基地。

 

 

白城市发布燕麦产业十大项目

 

一、年产6万吨燕麦片项目

本项目为年产快熟燕麦片30000吨,燕麦片20000吨和果干燕麦片10000吨,年总产量6万吨的燕麦片生产企业。

项目占地400亩,建设周期为2年。本项目设备投资2.08亿元,建筑投资1.2亿元,不可预见费用1000万元,土地使用费用按每亩15万元,合计为6000万元,合计固定资产投资3.98亿元。

二、年产50万吨酶解燕麦饮料项目

本项目为建设年产50万吨酶解型燕麦饮料项目。包括原味酶解型燕麦乳饮料20万吨,水果味燕麦乳饮料15万吨,杂粮复配燕麦饮料15万吨。产品包装形式均为350Ml的PET瓶。

总占地面积1500亩,所有生产车间均建为洁净厂房。本项目设备投资17.54亿元,建筑投资12.11亿元,土地使用费2.25亿元(按每亩15万元计算),不可预见费用5000万元,合计固定资产投资32.4亿元。

三、年产50万吨燕麦啤酒项目

本产品使用瓶装、听装和桶装三种包装方式,但均使用相同生产线和生产工艺。

本项目厂区占地面积600亩,建筑面积约为306450平方米,建设年产5万吨燕麦啤酒生产线10条,建设周期为2年。本项目设备投资约5.64亿元,建筑投资3亿元,土地使用费9000万元,不可预见费用3000万元,合计固定资产投资9.84亿元。

四、年产1万吨谷物早餐食品项目

本项目为年产谷物早餐10000吨的生产企业。包括2000吨玉米片,1000吨绿豆脆片,2000吨小米脆片,5000吨燕麦营养谷物圈。按每吨6万元计算,产值6亿元。

本项目占地150亩,建筑面积58000平方米,建设周期为1年。本项目设备投资7079.3万元,建筑投资6000万元,土地使用费按照每亩15万元计,合计2250万元,不可预见费用500万元,合计固定资产投资1.58亿元。

五、年产100万套燕麦系列化妆品项目

本项目为年产100万套燕麦化妆品,包括燕麦美白抗皱霜100万支,燕麦净白抗皱乳100万支,燕麦保湿抗皱爽肤水100万支,燕麦保湿抗皱睡眠型面膜100万支,燕麦净白洗面奶100万支,燕麦芦荟胶100万支。以上产品按照需要组合为套装或单品销售。

本项目占地100亩,建筑面积35850平方米,建设周期为1年。本项目设备投资1.53亿元,建筑投资1.4亿元,土地使用费按照每亩15万元计,合计1500万元,不可预见费用550万元,合计固定资产投资3.14亿元。

六、年产6万吨燕麦白酒和燕麦黄酒项目

本项目为建立年产燕麦白酒25000吨,年产燕麦黄酒35000吨的燕麦酒生产企业。

本项目占地1000亩,建筑面积515000平方米。本项目设备投资6.46亿元,建筑投资5亿元,土地使用费1.5亿元,不可预见费用5400万元,合计固定资产投资13.5亿元。

七、年产5万吨燕麦休闲食品与焙烤食品项目

本项目的主要产品包括:1.以绿豆为主要原料生产的具有浓郁绿豆风味的绿豆脆。年产2000吨;2.以燕麦和小米为主要原料,配合巧克力、坚果等的燕麦小米棒。年产2000吨;3.以燕麦和红豆味主要原料,配合巧克力、果蔬汁等生产的燕麦红豆棒。年产2000吨;4.以小米为主要原料,配合巧克力、酸奶粉和果蔬汁生产的小米酸奶棒。年产4000吨;5.以燕麦、红豆、绿豆、玉米、小麦、葵花籽等为主要原料,生产甜圈饼,年产4万吨。

本项目占地300亩,建筑面积87750平方米,建设周期为2年。本项目设备投资1.39亿元,建筑投资1.8亿元(生产车间均采用GMP标准建设,因此投资较高),土地使用费按照每亩15万元计,合计4500万元,不可预见费用1600万元,合计固定资产投资3.8亿元。

八、年产10万吨低GI燕麦杂粮速食粥项目

按照配料不同,以主要原料来划分,可以生产燕麦粥,苦荞粥,扁豆粥和鹰嘴豆粥等。同时,汤料与常见的八宝粥以糖为主要调味汤料不同,低GI杂粮粥以红曲红、燕麦汁或者沙棘汁等进行调味,进一步提升其健康作用。

本项目占地800亩,建筑面积302450平方米,建设周期为2年。本项目设备投资7.4亿元,建筑投资4亿元,土地使用费1.2亿元,不可预见费用1000万元,合计固定资产投资12.7亿元。

九、年产15万吨燕麦杂粮面条和燕麦肉饼项目

本项目为年产燕麦速冻面条50000吨,小米速冻面条20000吨,绿豆速冻面条50000吨,燕麦肉饼等馅料食品30000吨。速冻面条每吨按15000元计算,燕麦肉饼按每吨30000元计算。产值27亿。

本项目占地1000亩,建筑面积342700平方米,建设周期为2年。本项目设备投资8.6亿元,建筑投资6亿元,土地使用费按照每亩15万元计,合计1.5亿元,不可预见费用2000万元,合计固定资产投资16.3亿元。

十、年产10000吨燕麦葡聚糖食品项目

主要生产β-葡聚糖含量在15%以上的燕麦冲调粉(每年2000吨)及β-葡聚糖含量在8%以上的焙烤用燕麦葡聚糖粉(每年8000吨)。

本项目占地300亩,建筑面积106600平方米,厂房按洁净厂房标准建设,建设周期为1年。本项目设备投资1.2亿元,建筑投资2亿元,土地使用费4500万元,不可预见费用500万元,合计固定资产投资3.7亿元。年产1万吨燕麦葡聚糖食品年产值10.8亿元。

 

 

主办:白城市人民政府
承办:白城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

联系我们
网站标识码:2208000056

吉ICP备17005202号
吉公网安备 22080202000169号

访问量:
建议您使用IE8以上版本或使用360极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