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田间管护忙 农技护航助增收
七月盛夏,正是水稻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换的关键期。眼下,我市各地结合智慧农业,做好夏季田间管理工作,为筑牢粮食安全根基注入强劲动能。今年,全市水稻种植面积400余万亩,年产量预计达48亿斤。
在镇赉县嘎什根乡、建平乡、大屯镇、五棵树镇等水稻产区,广袤田野被浓浓绿意覆盖,连片稻田内,苗壮叶茂,一派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
走进镇赉县建平乡丽华家庭农场的稻田地,连片稻田泛起层层波浪。今年,该农场种植了2430亩水稻,借助无人机施肥,3天左右就能完成作业。在县农技专家指导下,通过生物质育苗基质替代传统苗床土,显著提升了秧苗的出芽率和成苗率。农场还试种了“稻花香6号”等新品种,目前稻苗长势均衡健壮。
镇赉县曾被认为是“不适宜耕种”的盐碱荒滩。多年来,在省农科院与镇赉县农业部门的技术支持下,通过引进耐盐碱水稻品种、优化种植密度、推行稻蟹综合种养模式等举措,使土壤盐碱化程度显著降低,水稻产量逐年增长。今年镇赉县种植水稻155.9万亩,产量预计突破21亿斤。
在大安龙海灌片03片区种植项目(二区块)种植基地,近2万亩经过改良的盐碱地水稻田上,植保无人机正在进行喷施叶面肥和除草作业。
“无人机喷施硅谷叶面肥,能够促进水稻叶片的光合作用,增加有效分蘖,有助于提高水稻籽粒的饱满度,为水稻的高产、稳产提供保障。4名操作人员使用无人机可以在一天之内完成6000亩稻田的叶面肥喷施和除草作业。”基地负责人冯振南介绍。
据了解,2023年,河北省硅谷农业科学研究院与吉林硅谷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凭借自主研发的有机硅治理盐碱土壤功能肥,承接了该区域重度盐碱土壤改良项目,应用有机硅改良剂和有机肥,当年亩产突破1000斤。目前水稻长势良好,预计今年亩产将达到1200斤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