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建设“燃”起来
炎炎夏日,项目建设如火如荼。连日来,我市紧盯全年任务目标,各地全力抢抓项目建设夏季“黄金期”,奏响项目建设“奋进曲”。
在大安市绿源装配式砼结构件制造项目现场,走进生产车间,混凝土生产线源源不断输送着原料,工人们熟练地进行着混塔生产与钢筋加工。该项目主要建设3条混塔生产线、3条钢筋加工生产线及1条180型混凝土生产线,计划年产风力发电混塔构件180台套,年产值可达3亿元,可解决本地人员就业500人。
“我们租赁的厂房内部设施齐全,可‘拎包入住’。不但节约建设成本,还减少了建设周期。”大安市绿源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制造有限公司厂长安光说。项目从3月25日进场改造车间厂房,到5月9日开始生产,仅用46天。安光介绍,大安市新能源开发潜力巨大,目前在建风电项目199万千瓦,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当地灵活的项目招引模式和“保姆式”的营商环境对企业的发展非常有利。
为了确保项目顺利落地,大安市“项目秘书”全程领办代办,提供全环节的服务保障。项目实施后,“项目秘书”定期下沉企业,提供全过程“专家式”服务。项目投产后,大安市委、市政府积极帮助企业抢订单、拓市场,召开域内新能源企业洽谈对接会,通过产业联盟搭建供需“直通车”。“目前,我们已签订塔筒订单51台套,总价值7300万元。我们力争7月升规入统,为大安工业增长增添新力量。”安光说。
近年来,我市加快推进绿氢化工产业发展。位于洮南市的吉林省致远新能源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经营项目为车用储氢气瓶,配套于各大主机厂及电堆厂家。目前,企业已完成车间改造、主体生产设备安装等工作。公司自主设计的自动化生产线,关键工序采用大负载机器人配合关键设备进行智能制造,可有效提高加工精度和产能。
投资59.6亿元的国电投一期18万吨绿氢合成氨、投资56亿元的上海电气一期25万吨绿色甲醇两个行业标志性项目,将于7月底前分别产出全省第一批绿氨、全国第一批市场化规模化绿醇,牵引绿氢化工产业发展取得实质性突破。
今年以来,我市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启动实施新一轮项目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强化全周期服务保障,推广“项目秘书”“代办制”等经验,采取限时审批、集中审批等方式,加快推进立项、规划、环评、施工许可等前期工作。常态化开展“走基层大调研、面对面解难题”活动,深入实地了解项目建设进展,“一项目一策”帮助解决资金、用工等堵点难点问题,为加快实现白城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聚势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