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靶向施策推动薄弱村党组织晋位升级
年初以来,我市大力开展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工作,针对村容村貌、党的组织生活和活动不经常开展等方面存在问题的13个村,坚持因村制宜、精准施策,制定整顿措施117条,目前已全部整顿完毕,13个村实现晋位升级。
拓宽选人用人视野,提升村班子战斗力。“李书记从部队退伍后,当上了我们的村书记,现在明显感受到村班子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有干劲和奔头了。”通榆县向阳乡前屈村村民说。今年,我市针对2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书记不胜任、不称职的问题,加大村级后备力量培育储备力度,从村干部、返乡创业大学毕业生、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人员、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中挖掘8名优秀人才,纳入后备力量储备库管理培养。立足村情实际和发展需要,新选配2名年轻有为、带富能力强的村书记,如今村“两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降到44.8岁,学历全部达到大专以上。在新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2个软弱涣散村集体经济收入村均超过60万元,较上年度提高近40%,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步。
丰富党建活动载体,提升组织生活质量。“现在我们村党员活动可丰富了,既能了解国家政策,还能学到辣椒种植技术。”洮北区三合乡宝山村村民拎着辣椒介绍着。着眼解决党组织活动吸引力不强、农民党员工学矛盾大等问题,成立以党组织副书记、组织委员、驻村第一书记组成的工作专班,指导3个制度执行不到位的村党组织,把“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与党员分享种植技术、孝老爱亲评选、观看红色电影等活动融合开展,不仅农民党员参与党组织活动的热情提高了,其他村民也都主动到村里参加活动。
以精神文明为指引,助推美丽乡村建设。“前些年我们村存在脏乱现象,现在有了村规民约,参加劳动还给积分兑换商品,大家都自觉保持卫生了。”大安市龙沼镇后榆树村村民说。年初以来,我市对8个村容村貌脏乱差的村集中开展村屯环境整治,把卫生环境整治纳入乡村网格化管理,选配128名网格员,组建8支党员志愿服务队,常态开展“一日两巡”,随时提醒并帮助农户清理垃圾和柴草垛。邀请乡贤、返乡大学生等参与制定村规民约,广泛开展“最美家庭”“干净人家”等评选活动30余场次,设立8个“爱心超市”,为参加环境卫生整治和被评为“干净人家”的农民提供积分兑换商品奖励,以精神文明建设巩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