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党课”让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生动开场
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市委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就服务到哪里”,充分发挥现场教学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独特作用,从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模式、推动教学融合等关键环节入手,精心谋划推动,全力打造“行走的党课”品牌,切实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量。
紧盯重点任务,精选优建提质效。紧紧围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生态建设等全市重点工作任务,按照“一点位一特色,一线路一主题”的思路,精选优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点20余个,现场教学精品路线7条。以红色典型为主线,开辟了中共辽吉省委旧址陈列馆、天恩地局、烈士陵园等红色现场教学点7个;以党纪学习教育为主题,开辟了白城市廉政教育基地、廉政公园、廉洁文化书屋等廉政教学点4个;以经济发展建设为内容,开辟了梅花头部经济产业园、白城光伏发电领跑基地、大安市盐碱地综合治理博物馆等具有白城特色的经济发展教学点8个,全面展现白城发展新风貌,逐步形成了“可学习、可调研、可体验、可带走”的具有本土特色、时代气息的现场教学体系。
紧扣主题主线,重塑体系求实效。进一步加强教学研究,把握现场教学规律,推动资源整合,持续建立健全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体系。系统重构现场教学模块,针对不同班次特点,将现场教学和案例式教学、研讨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相结合,构建理论学习、现场讲授、交流研讨、实践互动4个现场教学模块,从“走一走、看一看”转变为“交流学、深入学”。与“四同”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把现场教学搬到田间地头,三年来组织千余名干部深入到农村一线,通过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实打实服务,真正做到脚下有泥,心中有民。深化专题教学成果,围绕党性教育、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绿色发展四个方面,开发“烽火辽吉”“盐碱地综合治理”“凤岭渔村”“城市的嬗变”“绿能涌动助振兴”等现场教学专题,让学员充分感受白城市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良好势头和前景,深刻领悟“一三三四”高质量发展战略的科学性,进一步找准工作定位。
坚持问题导向,全面规范见成效。聚焦破解以往现场教学内容枯燥单一、师资建设匮乏、组织管理低效等问题,全面进行规范,优化服务保障举措,提升培训效果。深化现场教学合作共建机制,联合各行业部门、乡镇(街道)、企事业单位,围绕“社区矛盾纠纷化解”“盐碱地改造整治目标”“乡村振兴自生发展动力”等重点领域难题,在现场教学组织学员研讨交流,工作人员互动答疑,提升干部协调配合能力、破解问题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拓宽师资来源渠道,从政治理论、现代经济、社会管理、科学技术、先进典型五个类别遴选现场教学讲师22人、讲解员36人,通过科学分类遴选,让懂政策的人讲政策,有经验的人谈经验,会方法的人教方法,并优选20人纳入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师资库,为白城干部教育培训师资队伍注入了新活力。完善学员管理服务机制,全面规范去程导学、现场讲解、自由参观、回程讨论、总结提升等各环节流程,把握教学节奏,提高教学效率。做好现场教学应急预案,严格学员管理,有效应对教学过程中的突发问题。让学员在“实境课堂”中真正学有所获,提升履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