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大讨论 对话地方(部门)领导
深化作风建设,凝聚奋进力量。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对“作风建设提升年”的部署和要求,把“‘三问’大讨论”活动不断引向深入,营造“务实担当负责任”的浓厚氛围,激励引导全市党员干部树立大格局、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效率大提升,形成大发展、快发展、高质量发展合力,即日起,《白城日报》和“白城发布”“指尖白城”“爱看白城”微信公众号同步开设专栏,连续推出县(市、区)党政领导和市级重点部门(单位)领导访谈报道。
本期推出的是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局长孙乃岩的访谈。
记者:开展“三问”大讨论,旨在厚植热爱家乡情怀、明晰建设家乡举措、激发干事创业热情。请您谈一下市城管局是如何落实的?
孙乃岩:市城管局党组积极组织干部职工立足城市管理工作职责,广泛开展“三问”大讨论活动。一是组织开展“读历史、知家乡”活动。重点学习《白城历史简明读本》,采取领读、精读、共读等方式,引导队员深入了解白城历史、感悟白城文化,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二是组织开展“读历史、知家乡、城管蓝建白城”知识竞赛活动,激励干部职工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城市管理工作中,为推动白城高质量发展提供引导力、凝聚力、推动力。三是组织开展红歌大合唱活动,号召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谱写出新时期城市管理新篇章。四是组织开展庆祝撤地设市30周年演讲比赛,围绕“三问”引导党员干部共同探讨推动城市管理高质量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白城的新方法、新途径、新举措。五是组织开展物业管理知识竞赛,展现白城市党建引领物业管理工作成效、知识技能和精神风貌,全面提升物业管理和服务水平,让市民群众生活更美好、更幸福。六是组织开展垃圾分类演讲比赛,大力宣传和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号召市民群众一起来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为白城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记者:市委要求努力在把握发展机遇上、制度机制创新上、谋划科学发展上、解决突出矛盾上、为民务实办事上体现新担当、实现新突破、展现新作为,市城管局是如何做的?
孙乃岩:市城管局紧扣市委、市政府“一三三四”高质量发展战略,围绕市委、市政府明确的27项重点任务,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对标全国文明城、卫生城标准,全力打造“疏朗通透、干净整洁、文明有序”的城市环境。
一是以绣花精神常态化管理。持续开展“十个集中整治”“十个专项提升”等城市环境综合治理行动,尤其是把群众反映大、整治难度大、经常反复的问题作为重点,着力解决好垃圾乱倒、污水乱排、摊点乱设、车辆乱放、广告乱贴等城市管理乱象问题,严防背街小巷乱扔垃圾、乱涂乱画、占道经营等现象,以绣花般的精心、细心和巧心,把人民群众的“幸福清单”转化为城市管理的“责任清单”。
二是以钉钉子精神专项化攻坚。对标城市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和短板,持续开展城市管理专项攻坚。开展城市出入口专项攻坚,对城市出入口周边可视范围内环境卫生和秩序进行集中清理,杜绝“脏、乱、差”现象。开展空中缆线乱设专项攻坚,采取缆线入廊、集中捆套、废线剪除等方式,清除空中“蜘蛛网”,实现城市空间更洁净、管线运行更安全。开展物业小区专项攻坚,清理小区环境卫生和秩序,维护保养小区内公共设施,监管物业公司发挥作用。开展建筑工地专项攻坚,规范建筑工地管理,消除噪音和扬尘污染,规范工地围挡。开展城市外立面专项攻坚,规范户外广告设施和招牌设置,加强户外牌匾广告检查,未经批准设置的牌匾广告予以拆除。开展餐饮服务企业油烟污染专项攻坚,对餐饮油烟企业问题排查整治实施全覆盖,定期检查设备安装、使用、清洗和维护情况,形成常态管理机制。开展城市管理领域安全专项攻坚,开展城市安全风险点排查整治,制定行业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提高事故防范和防灾减灾救灾保障能力。
三是以工匠精神精细化提升。完善数字化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城管、公安、交通等信息终端并联共享、数据共联共通,持续推动“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为城市管理精细化插上“智慧翅膀”。建立城市管理问题协调处理机制,通过微信公众号、网络受理群众反馈城市管理问题,及时处置智慧城管重、难、热点问题。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背街小巷、房前屋后、露天市场等环境问题,持续开展背街小巷、精品街路、便民市场、特色广场、示范步行街等城市管理示范项目创建,精心打造一批富有现代感、文化感和特色性的示范街路。结合物业治理专项工作,进一步完善执法进小区事项清单,建立发现报告、定期巡查、集中会商、联合执法、快速处置工作机制,推进小区违法问题得到及时有效整治。
记者: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正人心、正风气、正规矩,不断锻造“务实担当负责任”的优良作风方面,市城管局有什么好办法?
孙乃岩:市城管局以“作风建设提升年”为载体,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干部以务实担当负责任的优良作风,切实扛起职责使命,为实现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白城作贡献。
一是提高执法能力。有针对性组织开展专题讲座、法制培训,使执法队员进一步熟练掌握业务知识,增强执法队伍取证技巧、应急能力和矛盾调处水平,确保每名队员做到“四知、四熟”,即知道管理范围、管理内容、管理标准、管理方法,熟悉执法依据、执法程序、行为规范、管理对象。
二是改进工作模式。完善落实街(路)长制。进一步明确街路长职责,必保每条街路有人管。以“走遍白城”为载体,持续开展“城市体检”,切实把网格化管理落实到城市管理全过程。完善落实“必查制”。制定《白城市城市管理必查手册》,推进城市管理精准化、常态化、刚性化。推进标准化中队建设,将执法中队建在各街道办事处,与街道社区网格相融合,打通城市管理“微循环”。
三是整治突出问题。围绕执法程序不合规、执法行为不规范、协管人员管理使用不规范、执法不廉洁四个方面问题,扎实开展城市管理执法领域重点问题专项整治,认真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找准问题背后的症结原因,做到解决一批问题、堵塞一批漏洞、健全一批制度,及时补齐工作短板和弱项,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执法水平和质量。
四是严格监督执纪。健全完善城市管理执法监督体系,加大执法监督力度,确保执法监督全覆盖、无死角。自觉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在阳光下执法、在镜头下执法,不断规范执法行为。完善“一案三查”工作机制,出现恶性违法违规城市管理执法事件倒查责任、倒查作风,起到惩处一个、震慑一批、教育一片的效果。
五是树立城管形象。注重发现先进典型,加大对城市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人员的奖励宣传,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用足用好各类媒体资源,讲好城管故事,发出城管好声音,宣传城管正能量,不断树立城市管理执法队伍的良好形象,营造和谐社会氛围和法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