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教育局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多措并举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努力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
强化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德育工作水平。通过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分解,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体系,并纳入政府督导体系。开展“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从小学党史 永远跟党走”等主题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创新教育活动载体,开展“读好书 品书香”读书征文活动,全市共有200余所学校、近10万人次参赛。注重校外场所建设,加强实践育人功能。目前,市本级和5个县(市、区)均已建立素质教育基地。白城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充分发挥国家级示范性基地作用,研学实践活动已完成27期。市、县两级校外活动中心通过“圆梦蒲公英”系列活动、阳光公益课堂等20余项主题公益活动,促进了青少年健康成长。
强化思政课程作用,推进课程改革创新。近三年,市教育局每年对全市中小学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进行1次专题调研,深化全市中小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并将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纳入教育督导范围和绩效考核范围。在全市中小学校建立“常规+特色+实践+引领”的教师培训模式,组织15所试点学校教师参加“学习筑梦”吉林省特色专题教程专题培训。组织全市104名骨干教师进行专项培训。2021年评选出8名全市中小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人物,其中1名获得省级评选提名奖。
完善法治教育体系,助力健康快乐成长。组织各校利用新媒体、校报校刊、校园广播站、法治宣传栏等形式对《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犯罪法》进行宣传,宣传范围涉及400多所学校,15万余名师生参与。联合市人民检察院等部门落实法治副校长的聘任工作,联合开展法治教育基地建设。目前,全市中小学校聘任法治副校长337名,开展讲座、报告共430场。与团市委联合开展“青少年法治大讲堂”活动,开展讲座198场。
推进“平安校园”创建,构筑成长安全屏障。全市中小学校开展校长专题讲安全、安全培训辅导等132场,组织观看安全生产警示教育片、专题展445场。完善“一车一档”电子台账,签订安全管理责任书,落实校车运行安全管理措施。联合公安等8个部门成立联合检查组,定期对市直教育系统校园周边环境进行督导检查,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同时,对各学校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不定期进行随机抽查,加强对校园欺凌、性侵害、性骚扰未成年人等违法犯罪行为的预防,聘请检察官开展新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强制报告制度》宣传讲解,自2021年以来在校园开展20余次讲座。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呵护学生内心成长。组建专业团队,加大宣传力度。由48名心理教师组成全市教育系统心理健康教育志愿者团队,开通3部热线电话。各学校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校园QQ、校园微信群等进行宣传。截至目前,利用学校公众号推送报道2600余篇,利用家长微信群推送3万余次,3万余人参与“云中回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