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肉牛发展到62.5万头 增幅位居全省前列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我省“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的政策机遇,做大做强肉牛产业。截至10月末,全市肉牛发展到62.5万头,存栏49万头,肉牛饲养量和存栏同比净增15.2万头、10万头,同比增长32%、26%,增幅位居全省前列。
突出良种化繁育。在培育龙头企业方面,全力支持洮北区德信公司育种场扩建项目,项目建成后年产冻精700万剂,核心场存栏量达3000头。在落实肉牛冻精补贴政策方面,出台实施细则,积极推进冻精补贴政策落实,目前,各县(市、区)均已启动实施。在强化繁育队伍建设方面,积极实施“一村一兽医大学生”项目,吉林省畜牧业学校成功入选全省培训基地之一。在通榆草原红牛“提纯复壮”方面,采取政、研、企结合方式,探索成立草原红牛种质资源创新联盟,启动建设草原红牛核心群选育、乳肉兼用型培育和扩繁基地。
突出规模化养殖。目前,全市肉牛养殖主体发展到1.4万个,形成了头部企业引领、“小规模大群体”支撑的多层次养殖模式。全市万头规模养殖场2个,其中通榆吉运农牧业股份有限公司养殖规模已突破3万头,镇赉和合牧业养殖规模达到1.3万头,“放母还犊”带户模式成效显著。吉运公司带动农户及合作社418个、放养6100头;和合牧业累计下放优质母牛2312头、回收犊牛453头。全市千头规模养殖场7个、百头规模养殖场280个、百头以下养殖户13710个,全市正在实施的规模化肉牛养殖重点项目8个。
突出精深化加工。紧盯两个重点项目,一是总投资5.8亿元的通榆县(吉运)吉牛食品20万头肉牛屠宰加工续建项目,预计年末投产试运行。二是总投资1.43亿元的镇赉县(和合)农牧业产业孵化园加工一期项目,已完成整体进度约85%。
突出品牌化打造。积极推进“吉牛”餐食品牌创建和业态创新,重点依托已有的通榆草原红牛、通榆草原红牛肉、敖牛山黄牛、万宝敖牛山黄牛肉4个地标及商标,引导支持企业采取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三位一体”模式,培育具有白城特色的品牌。目前,镇赉和合牧业已推出“和合牛”系列商标11个,通榆县着手开展草原红牛特色品牌打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