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备箱集市”掀起夜经济新热潮
俯瞰中农市场夜市。
“后备箱集市”吸引市民驻足。刘冠男/摄
傍晚的白城中农市场,热闹非凡。一辆辆私家车依次排开,精心装饰过的后备箱像是一个个微缩版的创意工厂,琳琅满目、极具个性。在这里,手作好物、奶茶甜品、日用杂物、潮流配饰、潮玩萌宠……每一个后备箱都售卖着不同的产品,吸引着不同的人群。
据了解,“后备箱集市”最早出现在英国。近年来,随着我国私家车的日益普及和夜市文化的再度兴起,“后备箱集市”也开始应运而生。
本轮疫情防控形势平稳后,我市逐步开放了夜市地摊经济,恢复消费活力。本次“后备箱集市”是由市文广旅局、商务局、乡村振兴局以及洮北区相关部门共同发起的。
“后备箱集市”与传统的地摊夜市相比有很大不同,它不仅位置灵活、调整方便,不会阻挡交通要道,而且在风格上更多元、时尚,虽然是地摊但却不“低档”。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参与“后备箱集市”的多数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他们的出摊形式新颖、门槛不高,卖的食品多是半成品小吃,加工起来简单快捷。他们更了解年轻人的需求,更加重视服务质量,吸引着消费者主动“尝鲜”,在令人耳目一新的消费场景中带给人们不一样的消费体验。
夜市浓浓的烟火气和火爆的人气让“后备箱集市”显得新鲜而特别,一个小小的后备箱,装载的不仅仅是商品,还承载了年轻人带给这座城市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