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机构 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互动交流 走进白城
发布时间:2022-05-01 18:25:00    来源:
收藏

校园战“疫” ,烽火逆行!白城师院现场工作组校园疫情防控歼灭战侧记

 

史无前例的疫情,让这个春天注定了不平凡。

面对汹汹疫情,静态管理、全员核酸检测……白城的反击迅速而精准,抗疫战线捷报频传。然而,421日,负隅顽抗的病毒突袭白城师范学院,让我市抗疫形势再次严峻起来。

要坚决保护好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

可大学校园里人员密集,集体生活极易造成病毒快速传播,要迅速遏制疫情蔓延,谈何容易?

平日里安静祥和的大学校园,忽然成了抗击疫情的主战场,就在人们对其避之唯恐不及时,却有一群人迎着战“疫”烽火,逆行而上,踏进了白城师范学院的校门……

423日,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建的包括卫生、疾控、公安等相关部门人员在内的白城师院现场工作组临危受命,进驻白城师范学院指导疫情防控工作。

这是一场必须打赢的战“疫”!

当日2010分,工作组进驻学校,第一时间与师范学院全体班子成员召开工作推进会,摸情况、找短板、查漏洞,分析原因。

随后到校园内的3号公寓、5号公寓、10号公寓、萃英公寓等15个重点场所和垃圾转运站等5个重点区域进行实地踏查。一边查找问题和原因,一边落实落细各项整改措施,让疫情传播的风险在第一时间得到初步遏制。

直到深夜,工作组仍在高速运转,会议室里的一盏孤灯,仿佛无尽暗夜中的一点星火,足以让困守校园的全校师生心中燃起希望的火。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从全市疫情防控的经验可以看出,高效的指挥体系和完善的管理机制是战“疫”决胜的关键。

工作组入驻校园后,打破了学校原有链条式、碎片化指挥管理模式,将常态化疫情防控提级转换为战时模式,建立学院数据统计、工作督导、隔离转运等十五个工作专班,组建白城师范学院与工作组联合指挥部,打造衔接顺畅、运转高效的扁平化疫情防控指挥体系。工作组还与学校共同搭建了由校领导、院领导、教师、公寓长、楼层长、寝室长六个层级为主体的覆盖全校的校园疫情网格化管理体系,通过制定工作规范手册及相关作战图、区域图、路线图和时间表,确保防控体系明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

同时,工作组针对学校领导班子和教职员工对疫情防工作认识存在偏差和不足的问题,组织专家围绕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方案(第八版)疏理防疫政策、防疫规范和防疫要求,对学校领导进行集中培训和专业指导,并围绕防护用品使用不规范等问题,对30多名骨干防疫人员进行现场演示和培训,切实提升全校讲防疫科学、讲防疫精准、讲防疫规范的工作理念。

在最短的时间内,扁平化指挥体系和网格化管理体系已经建立,规范的人员培训也已经完成,接下来,可以大展拳脚了!

工作组启动校园核酸检测工作专班,明确了工作责任,设置了采样点位,确保核酸检测不落一人;集中隔离点规范建设及管理整改方案出台,同时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由经开区工作人员组成的物资点对点运输保障工作专班,为学校提供后勤保障服务;完善学校与隔离地政府服务保障工作流程,确保学生隔离不隔心;整合全市消毒力量资源与学校共同配齐配强消毒队伍,确保各重点部位在第一时间消杀,第一时间完成消毒效果评价;组建医疗救治保障专班,切实满足校园内师生就医用药需求。

精准流调,果断处置。抗疫如救火,每一步都迫在眉睫,每一刻都时不我待。

在各项工作有序进行的同时,工作组重点帮助学校组建了校园流调体系,在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强力支持下,有效开展流调溯源工作,对所有风险人员逐一比对,确保风险排查不落一人。并根据研判和流调结果,精准锁定密接人员,统筹全市力量,不计一切代价,第一时间进行转运隔离。

经过几个昼夜的奋战,10号公寓、3号公寓、5号公寓、萃英公寓人员相继转出,1号公寓5层人员及志愿者随后转出。全校共计转出师生1918人。其中,50名阳性感染者在院治疗,1868人分别在各县(市、区)集中隔离。

内防扩散、严防外溢。保护校园内外的战疫胜利果实,同样是最重要也最艰巨的任务。

工作组启动校园安全保卫应急专班,严守出、入校关口,严密监测预警,严管重点场所,严防风险物品。规范垃圾收集、储存、转运各环节流程,严格划定人员点对点行走路径及工作区域,确保工作人员闭环管理。进校物资统一卸货地点,规范消杀标准,确保物品管控不漏一件,工作衔接不差一环。并指导学校将“四应四尽”提级到“六应六尽”,夯实校园主体责任。同时坚持市、校联动,条块结合,一贯到底,实现内外配合、协同作战、持续工作。

这场艰苦卓绝的战“疫”仍在继续,所有人都没有丝毫懈怠,校园内外各项疫情防控工作依然高效而有序地进行。在这场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中,白城人的决心、信心和勇气终将战胜一切困难,取得最终的胜利!



主办:白城市人民政府
承办:白城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

联系我们
网站标识码:2208000056

吉ICP备17005202号
吉公网安备 22080202000169号

访问量:
建议您使用IE8以上版本或使用360极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