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前,“快保障”让“慢生活”有条不紊!
随着我省疫情的来临,我市也随之按下了“慢行键”,在广大市民从容过好“慢生活”的背后是应急保障体系驰而不息的高效运转和坚强支撑,是无数我们叫不出名字的党员干部、医护人员、志愿者以及其他服务保障通宵达旦的超负荷工作,全力保障市民有条不紊的“慢生活”。
民以食为天,面对疫情防控全面升级,市民难免担忧基本生活保障问题,稳定“民心”、切实保障生活物资供应成为首要任务。
“我市启动了日监测、日报告制度,及时对粮油、肉、蛋、菜等重要生活必需品供应量、上市量和库存量情况进行检测,动态掌握全市生活必需品供需情况,同时与保胜农产品市场长期驻辽宁、云南、海南和四川等产地采购团队加强供需衔接,畅通供货渠道,确保全市市民‘菜篮子’供应稳定。”市商务局市场运行科科长陈兆权的话语虽言简意赅,却力重千钧。
生活慢下来,医疗服务却一刻都不能怠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我市明确疫情防控工作提级管控,但就诊服务不会暂停,始终畅通就医渠道,全力保障市民的就医需求。抗疫路上,医护人员们不惧艰险、义无反顾、逆向而行,厚重的防护服遮住了他们的容貌,他们的背影竖起一面面坚墙,成为了捍卫家园最温暖的力量。
防控疫情,社区是关键阵地。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如果说医护人员是冲在前线的战士,那么基层的社区工作者就是后方防疫一线的坚实依靠,是疫情防控最近的“守护人”。他们每天解答群众疑惑、做好疫情防控的“信息搜集员”“排查联络员”“宣传引导员”“后勤保障员”,在辖区内来回穿梭。从凌晨到深夜,各社区防疫群里的消息不停作响,每天要接打数百个电话,一遍一遍核实信息、摸排人员、处理情况、解释政策、应对变化,因工作量太大,他们每天都要加班到深夜。
连日来,我市广大机关党员干部和群众主动请缨,纷纷来到各个社区、志愿者协会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成为冲锋在抗疫一线的“主力军”“生力军”。在疫情防控中,他们消杀作业在前、排查走访在前、宣传引导在前、服务帮扶在前,鼓舞所有群众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市共有近20万名志愿者投入到抗疫一线工作中。
3月12日,我市宣布全市中小学校暂停线下教学,各学校的教师们有条不紊连夜准备,他们一手抓好疫情防控,一手抓实教育教学。在讲台上,他们是教师;在屏幕前,他们是“主播”。一节节网络教学课程如期上线,学生们积极参与,实现了学校不停课、学生不停学。
为守护200万人的共同家园,没有一个白城人置之身外。连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爱心人士伸出援助之手,为一线防疫人员送去爱心,传递温暖,用实际行动支援疫情防控工作。
此轮疫情中,全市各部门齐心合力、众志成城,同心抗疫,以“快保障”确保居民“慢生活”,保护了市民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