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绿色生态牌 走低碳发展路
白城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突出高质量发展主题、吉林西部生态经济区主线,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聚力绿色农业,扛起国家粮食安全重任,保卫黑土地,筑牢大粮仓;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聚力清洁能源,扛起“陆上风光三峡”建设重任,构建能源体系,实现“双碳”目标……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白城亮点频现、步履稳健。这些夺目的“亮点”,坚实的“足印”吸引了众多中央及省内外主流媒体的目光,成为了争相宣传报道的焦点——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中国经济网、中青网、环球网、工人日报、吉林新闻、吉林日报等媒体以多种形式和手法,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进行了全方位报道。
守住家乡黑土地 筑牢东北大粮仓
近期以来,央视网、中青网、环球网等媒体,以白城市镇赉县稻蟹共生、一亩双收为切入点,从一个生动的侧面展现了白城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情况。多篇报道中都出现了“稻蟹共作,已成为此地发展‘生态农业’的显著标志。”“如今的吉林黑土地,不仅有‘传统’的土地保护性耕作,更有‘科技量十足’的现代农业的强势注入……”等相关的文字表述,对白城绿色生态农业给予了高度评价。
立政之本则存乎农。站在“十四五”的起点上,白城农业胸中有丘壑,笔下有蓝图,确定了新思路、设立了新目标、创造了新载体——狠抓现代农业发展,夯实农业基础地位,完善农业“三大体系”,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经营方式,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争当全省现代化农业建设排头兵;聚力绿色农业,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保卫黑土地,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坚持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加快 “两都两基地” 建设,推进三产融合。把粮食安全紧紧抓在手上,保质、保量、保长远;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让绵延千年的农业“故事”在鹤乡“田野”上改写。
领跑“绿能”新产业 打造“双碳”新坐标
《“陆上风光三峡”工程让吉林白城“风”生“水”起》《白城变“绿”城:环境美了 产业兴了 百姓乐了》《盐碱滩上绽放“绿”色之花》《白城:发展绿色能源 风景这边独好》……连日来,有关白城聚力清洁能源,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打造 “陆上风光三峡”着力构建清洁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报道屡见主流、权威媒体,对白城市在光伏、风电、氢能等新能源产业的建设和发展成果给予了充分全面展示,对白城新能源产业发展在吉林省全面振兴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充分的肯定。
白城作为吉林省西部新能源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深入破解水、电、地“三个瓶颈”,结合我省“陆上风光三峡”工程,科学规划,全力打造以新能源保障、氢能产业示范、新能源消纳、新能源装备制造“四大基地”为主体的低碳工业板块,在发展新能源、落实“双碳”战略,已经迈出了坚实一步。置身时代的大潮流,面对发展的新常态,鹤乡人将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通过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重塑能源生产体系,推动经济发展向绿色低碳转型。
走进鹤乡,探寻演绎聚力绿色农业、绿色能源发展的剧本时,绿色、低碳、发展、崛起……从剧本时间脉络深处向我们缓缓走来,步履矫健,铿锵有力,所到之处,风生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