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机构 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互动交流 走进白城
发布时间:2021-06-23 08:44:00    来源:
收藏

我市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近年来,白城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扎实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和内涵发展,为实现全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不断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围绕社会转型需求,构建职业教育发展新格局。一是优化学校布局。根据不同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时调整、合并域内高职、中职院校资源,通过优化配置,初步建立涵盖工、农、牧、商、医、师六大领域,适应地方当前及未来发展需求的职业教育体系。全市目前已有1所市属高职专科学校、4所公办中等职业学校、6所县级职教中心,打造了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职业教育格局。二是优化专业结构。根据城市发展定位和产业结构特点,引导职业院校规范专业设置,打造示范品牌,主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近两年新增光伏工程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婴幼儿托育、智慧健康养老服务、电子商务等21个专业。截至目前,高职院校共设置1027个专业、中职院校共设置1441个专业,其中省级示范专业7个、省级特色高水平建设项目5个。三是优化用工服务。市政府印发了《白城市深化产教融合实施方案》,坚持校企融合、共同规划,设立规范化的企业课程标准和考核方案,大力推广课堂、社会、企业实习基地交替培养模式,提升人才的市场竞争力。白城职业技术学院累计为吉林梅花氨基酸有限公司581名新上岗员工开展了业务培训,与白城市能源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签署了产教融合战略协议,助力白城“双谷”“双基地”建设。白城市第一职业高中两年来向“海尔”“全国人民大会堂服务中心”等知名企业输送优秀学生101人。截至目前,全市7所职业院校与域内外136户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

围绕打牢教育基础,逐年提高学校软硬件水平。一是加强基本教育投入。将发展职业教育作为重大民生工程,纳入白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2019年为全市5所职业院校投入新建维修改造资金2119万元;2020年为全市4所学校投入新建改建扩建资金2171.8万元,全市职业院校教学、实训、住宿等场所楼房化占比达到100%。认真落实国家助学政策,两年来共有16120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享受免学费政策,6311名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政策,累计金额2230.2万元。二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每年举办白城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课堂教学竞赛、教学“开放日”、参加省赛国赛等多种形式,积极营造教师队伍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全市3年累计荣获省级以上表彰奖励53项,1名教师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名教师获得教育部优秀教师表彰。截至目前,全市省级“技能导师工作室”达到2个,市级首席技师工作室和市级师徒工作间各1个,职业技能鉴定站达到4个,高职专科学校“双师型”教师达到131人、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达到352人。三是加强业务交流学习。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为各院校教师搭建学习拓展平台。两年来,市教育局分3批次组织52名职业院校领导班子成员赴乌兰浩特市职教中心、双辽市职业中专和长春市2所高职院校考察学习;白城市第一职业高中组织3批次120名教师到省属高校、省教育学院和同济大学开展专业素养提升研修,全市累计有159名教师参加国培、省培项目。同时,邀请长春市2名专家来省畜牧业学校、白城市第一职业高中开展畜禽防治、汽车运用与维修中高职贯通培养项目专题讲座;组织“提质培优 职业院校教学成果提升研讨会”,聘请3位专家作了专题报告。

围绕重大战略实施,着力提升职业教育贡献力。一是助力行业培训。各院校充分利用职业教育培训资源,发挥专业技术优势,主动对接各行各业发展需求。白城职院在2019年相继承办了特警、辅警、警衔晋升和民营企业管理、商务礼仪、家政服务、数控技术操作等培训,累计培训2270人。省畜牧业学校专家在白城广播电台每周开设30分钟畜牧兽医专题讲座,现场解答听众提出的问题。各职业院校近3年共开展85期涉及车工、电工、焊工、钳工、数控机床维修、草编、叉车、电子商务等职业培训,累计培训4999人次。二是助力精准脱贫。省畜牧业学校主持的科技扶贫项目《HCG对提高繁殖母驴情期受胎率作用的研究》于去年在洮北区德顺蒙古族乡先进村启动,学校专门编制了教材,开展了系列科技培训活动。同时,省畜牧业学校平均每年赴乡村开展30场畜禽疾病防治和繁殖技术讲座,培训养殖户2000多人次。我市利用长春市对口帮扶契机,邀请长春职业技术学院2名副教授分别到洮北区洮河镇、德顺蒙古族乡对水稻种植大户、乡村干部开展水稻栽培实用技术专题讲座,深受当地群众喜爱。三是助力乡村振兴。市教育、发改等多部门联合制定了《白城市“乡里农创园”培育工作实施方案》,通过以职业院校为纽带,创建科学有效的帮扶机制,为专业合作社及家庭农场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2020年培育县级“乡里农创园”25个、市级“乡里农创园”10个、省级“乡里农创园”5个,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帮助创业农民走出致富新路径。

 

 

主办:白城市人民政府
承办:白城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

联系我们
网站标识码:2208000056

吉ICP备17005202号
吉公网安备 22080202000169号

访问量:
建议您使用IE8以上版本或使用360极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