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机构 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互动交流 走进白城
发布时间:2020-11-25 09:47:00    来源:
收藏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再传白城好声音

 

1123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栏目,以《吉林白城:昔日风沙城今日幸福乡》为题,详尽报道了白城实施“河湖连通”工程建设的典型经验做法,高度评价了我市“河湖连通”工程建设成效。

报道通过采访市政府副市长、市水利局局长、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科学考察委员会委员、牛心套保湿地养殖户等,生动地反映出“河湖连通”工程建设为我市生态环境、农业生产、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带来的巨大变化。

报道指出,历史上江河交错的白城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后连年干旱少雨,八条主要河流有七条连续12年断流,白城市人均水资源量1166立方米,仅有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53%,已接近世界公认的1000立方米贫水线。水资源的严重匮乏制约着当地的经济发展。2013年,吉林西部启动“河湖连通”工程,白城市率先开始建设。通过提水、引水、分水方式,将汛期嫩江、洮儿河、霍林河的富余洪水资源存续到天然湖泊和湿地当中,形成网络纵横、星罗棋布的水系网络。“河湖连通”工程有效缓解了吉林西部地区水资源短缺现状。这几年来风沙天气明显减少,空气优良天数占全年监测总天数的93.7%

目前,白城市增加可蓄水能力5.5亿立方米,改善和恢复湿地面积640平方公里,恢复草原芦苇面积105万亩。特别是地下水位的上涨,从2013年到现在已经平均上涨了1.02米,最高的时候今年涨到了1.7米。

“湿地好不好,关键看水鸟”。在莫莫格湿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鹤由原来的500多只增加到现在的3800多只。天鹅、丹顶鹤等国家珍稀鸟类陆续来此繁衍生息。今年冬季,在白城停歇的白鹤数量达到2600余只,另外白头鹤、灰鹤在这片湿地的停歇数量达到了4000只左右,创下了历史最高数量。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白城市下一步将建立更稳定的引水调水机制,进一步推动“河湖连通”工程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

短短五年时间,吉林西部已经成为中国湖泊密度最大的湖区之一,白城大地再现了一幅河湖互济、草茂粮丰、碧水蓝天的美好生态环境。



主办:白城市人民政府
承办:白城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

联系我们
网站标识码:2208000056

吉ICP备17005202号
吉公网安备 22080202000169号

访问量:
建议您使用IE8以上版本或使用360极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