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白城市委 白城市人民政府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2022年,白城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相关部署,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以持续推进依法行政为切入点,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创新方式方法,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白城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坚持从严务实,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契机提升党对法治建设工作的绝对领导
一是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宣讲、模范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重点内容,坚持市委领导带头领学,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新论述新要求,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党组会专题传达学习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二是先后与市委宣传部、市委组织部联合印发《关于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学习工作的通知》《关于深化学习宣传研究阐释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加强引导全市各级干部不懈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全市各部门全部完成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安排部署,均通过部门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和集体学习开展了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学习。三是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普法宣传的首要任务。纳入“八五”普法规划,加强宣传宣讲,利用全市2000余块电子屏、1815辆出租车顶灯循环播放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标语,积极运用融媒体平台,组织媒体在重要时段重点栏目,推出80余篇综述、专访、新闻评论和系列报道,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进农村、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网络。
二、坚持高位推动,以全覆盖述法为途径推动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一是党政主要负责人全面履行职责。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坚持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改革发展,年内专题听取依法治市和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2次,3次就中央法治督察整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等工作作出专项批示,提出明确要求。二是高标准开展全覆盖述法。建立完善会议述法、书面述法、领导点评、述职评议、结果运用等述法全链条机制,实现述法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全市5位县(市、区)党委主要负责人和47位市直部门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均开展了专题述法,基本实现市县两级党委、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述法全覆盖目标。三是专题研究部署法治建设任务。组织召开2022年度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暨述法评议会,听取部分县(市、区)和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述法汇报,研究部署法治建设相关工作。市委依法治市办组织开展督察整改工作会议和示范创建工作部署会议,对我市法治建设进展进行调度部署。四是完善出台“一规划两纲要”落实方案。市委依法治市办制发《白城市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重要举措方案》,部署九个方面58项工作任务,逐项明确责任部门和目标要求。我市的法治白城、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三个一体建设”相关配套文件已全部出台落地。五是坚持重大行政决策科学民主合法。制定并及时公布年度事项目录,重大事项出台前向人大报告。实行重大行政决策公开制度,充分听取公众意见,组织专家论证必要性可行性。确保重大行政决策经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突出发挥法律顾问、公职律师作用,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全过程记录、归档、管理制度。
三、坚持率先突破,以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为契机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水平再上新台阶
一是抢抓创建先机,超前谋划研究部署。坚持早安排、早部署、早行动,在全省率先研究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工作,7月5日,时任省委政法委书记、白城市委书记李明伟同志批示要求:“要主动作为抓创建,建出特色、创出品牌、干出成效”。市委依法治市办组织召开争创工作部署会议,制发《关于争创第二周期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单位的实施方案》,细化分解100项任务指标,与相关部门逐项对接,明确指导思想、任务目标、工作步骤。二是打造亮点工程,深挖白城法治特色。总结近年来法治工作成果,挖掘出我市一批法治工作的特色亮点,向省委依法治省办推荐洮南信用监管项目和白城公安执法监督项目两个单项示范创建项目,均被列为省第三方评估组考评项目。三是推动创建工作全市一盘棋。通过开展督查督导的形式,深入各县(市、区)指导创建工作,对各县(市、区)自评得分进行初评核验。经核验,在各县(市、区)政府均符合创建标准的基础上,通过横向对比和综合评定,向省委依法治省办推荐镇赉县、大安市为综合示范创建单位。目前,市本级和所推荐的单位和项目均通过了省第三方评估组书面评估。
四、坚持问题导向,以落实中央法治督察整改任务为契机破解法治白城建设中存在的难点堵点
根据省委依法治省委工作安排,我市按照“共性问题照单全收、个性问题自查自纠”的原则启动落实中央依法治国办法治政府建设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梳理出21个整改意见和20个存在问题,制定98项整改措施,依法治市办制发《整改方案》《反馈意见整改台账》《反馈问题整改台账》,完善了台账小号机制。在整改工作过程中,全市上下主动克服疫情困难,积极抢抓进度。高效完成全部整改任务。并进一步完善了法治建设工作综合排序制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定期报告制度、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备案制度、政府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实施后评估制度、重大行政决策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意见落实情况反馈制度、行政机关旁听案件庭审制度、案例研判工作制度、行政执法辅助人员管理制度等十余项制度巩固整改成果,完善了法治白城建设工作长效机制。
五、坚持科学有效,以高质量地方立法为切入点护航法治白城高质量发展
一是制定人大立法五年规划。围绕白城“一城三区”建设工作部署,在广泛征求意见、深入研究论证基础上,经多次修改完善,规划共确定审议类和调研类项目共31件,提升了立法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开展立法修法。组织制定《白城市志愿服务条例》《白城市城市建筑外立面管理条例》《白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采取绩效激励措施。将法规起草工作纳入全市年度绩效考核加分项,切实提高政府部门参与立法积极性,形成整体工作合力。三是推进民主立法。在立法过程中,通过《白城日报》和白城人大公众号公开征求意见,并深入城南街道办事处和学府、军民、胜利社区召开听证会,赴洮北区召开座谈会,邀请扬州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大和师范学院等高等院校专家论证修改。采取致函方式,充分征求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代表联络站试点单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工商联等方面意见建议,有效提升了科学立法工作质量。
六、坚持共建共治,以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为路径筑牢法治社会基础
一是发挥基层治理的群防群治作用,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法治化建设。招聘基层治理专干668名,极大充实了社区村屯法治工作队伍。坚持“小投入大治理”,发挥群众力量,选配10631名单元长投入防疫一线,让群众事“摆”在家门口,忧“排”在楼道里,实现基层治理能力和应急管理能力双提升。二是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的防线作用,开展人民调解工作,年内共排查化解各类纠纷8028件,升级百姓说事点为个人调解组织40个。多元综合调处机制得到加强,社会矛盾纠纷得到依法有效化解。三是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市司法局丰富复议办案机构人员,规范行政复议机制,全年受理行政复议案件31件。四是发挥公共法律服务的法律作用,统筹配置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建立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室)1145个,覆盖1038个村(居),基本形成公共法律服务网络覆盖城乡的格局。打造白城特色“5+2”公共法律运行模式,提供便捷法律咨询,市民可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享受到7×24小时免费、高效、优质、智能的法律服务。五是发挥普法依法治理的基础性作用。今年,我市洮北区青山镇黎明村等12个村命名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将我市的民主法治示范村扩充至51个。六是发挥防控体系的预防作用,开展“喜迎二十大、忠诚保平安”主题活动,建立19个公安检查站,实现与部级公安检查管控系统全面对接。全面加强智慧街面巡查、智慧社区警务建设,实现了特种行业采集全面化。强化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全市高危企业、规上企业全部达到三级以上标准化。
七、坚持真督实导,以法治督察为抓手推动全市上下法治建设工作均衡发展
一是积极深入开展法治督察。市委依法治市办联合市纪委监委对市直6个部门法治政府建设情况进行联合检查。7月,结合中央督察整改工作,对5个县(市、区)开展年度法治督察。11月,市委依法治市办根据我市上半年行政诉讼案件败诉率较高的问题,印发通报,提出五项具体要求。二是依法治市绩效考评。3月市绩效办、市委依法治市办联合开展年度依法治市绩效考评,对市直单位开展实地考评和报评检查,进一步规范依法治市绩效考评工作,将党委部门和群团组织纳入考评范围,将考核对象由原来的29个部门调整为67个部门。三是将法治建设工作纳入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2021年以来,市委组织部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纳入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作为其中一个单项考核内容。市委组织部、市委依法治市办按季度梳理67个市直部门的综合排序,同时,将考核成绩作为市委考察识别干部、选人用人和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重要依据。
八、坚持服务大局,以法治队伍建设和法治人才培养为途径提升法治保障能力
一是把能不能有效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的重要条件,在相同条件下优先提拔使用法治素养好、依法履职能力强的干部。年内提拔使用法律专业领导干部15名,切实提高班子队伍法律专业人员比例。同时,加强干部法治培训工作,共培训市管干部645名、优秀年轻干部48名、初任公务员及新任科级干部1267名。二是做好《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县法治建设的意见》《新时代法治人才培养规划(2021-2025年)》文件落实,依法治市委在全市转发。市县两级司法行政部门均设立依法治市秘书科,选优配强工作人员。全市18个部门设置专门法治科室和专职工作人员。白城师范学院政法学院与白城律师协会建立战略合作,共同培养新生代法治人才。三是持续加强执法人员和法治人才队伍建设。新增法律职业资格人员122名,新建律师事务所5家,新增执业律师7名,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11名。全市新增执法人员4700余名,有效解决基层执法队伍人员不足的问题。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好〈吉林省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为全市919个行政村选用并培训了2999名“法律明白人”。
九、2023年工作安排
2023年是“三个一体建设(2020—2025年)”中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我市将继续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强党对法治建设工作的绝对领导,紧扣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和省委关于全面依法治省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聚焦法治白城、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白城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一是聚焦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抓好《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市的实施方案》文件落实,分类分级抓好干部理论武装,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二是聚焦法治政府建设率先取得突破。抓好《白城市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重要举措方案》文件落实,全力争创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充分发挥法治政府在“三个一体建设”中贯通上下、示范带头的重要作用,建立责任链条,强化责任追究,严格依法履职。三是聚焦法治社会建设再上新台阶。落实“八五”普法规划,充分发挥法治宣传在法治社会建设工作中的基础作用,创新普法方式,开辟宣传新载体。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加大公共法律服务供给,依法满足人民群众法律诉求,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我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四是聚焦健全法治白城建设推进机制。压实党政主要责任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进一步健全法治白城建设推进机制,层层传导抓落实的工作压力,强化依法治市办职能作用,加大法治督察和依法治市考评的考核成果运用,对法治成效好、综合评价高的党员干部,按程序进行表扬或按规定申报表彰。五是聚焦法治督察发现问题整改。针对法治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特别是中央和省委法治督察中反馈的有关问题,坚决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整改解决,完善长效机制,推动法治成为白城最强治理手段、最优营商环境、最好民生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