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专题专栏>回顾十一五谋划十二五>经济在崛起

科学发展看洮北——洮北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收藏

发布时间:2011年02月11日      浏览次数:0 字号:

  “十一五”的五年,是洮北区大步前行的五年, 也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五年,更是洮北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跨越式发展的五年。五年间,洮北区委、区政府凝神聚力谋发展,尽心竭力惠民生,千方百计保稳定,本着“抓发展要急,抓项目要快,抓招商要抢,抓落实要狠”的工作思路,全力推动资源工业发展区、现代农业领先区、商贸流通中心区、社会和谐文明区建设进程,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地区生产总值跃上新台阶,由2005年的23.2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预计90亿元,增长了2.9倍。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由8236万元增加到27267万元,地方级财政收入由4290万元增加到17288万元,分别增长2.3倍和3倍。固定资产投资由9.3亿元增加到55.5亿元,增长了5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325元,分别比2005年增加1994元和1325元。

  “十一五”期间,洮北区的发展实现了兼顾速度和效益,兼顾眼前和长远,兼顾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地区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结构转型迈出重要步伐,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民生效益更加凸显。

  工业经济再创辉煌,结构调整成效显现。面对工业底子薄,工业总量小的实际,他们本着扩张存量、发展增量、做大总量的发展思路,推进全区工业由少到多、由小到大,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产值、利润同步大幅提升,连续9年增速保持40%以上。以农产品加工、新兴能源、新型建材、机械加工为主导的四大产业框架已初步形成:农产品加工业逐步彰显优势,有16户龙头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省、市相关部门认定;新兴能源产业异军突起,先后与华能集团、中电投集团、苏州光华集团等投资商签订了11个风电场开发协议,签约达到250万千瓦,其中华能风电、富裕风电已累计完成投资15亿元,相继实现并网发电;机械加工产业快速发展,建筑建材企业遍布城乡;一批小巨人企业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丰盛米业、广春药业两户企业年产值突破2亿元大关。福佳机械、天福食品等4户企业年产值突破1亿元;穗港包装、蓝琦米业等12户企业年产值超过5000万元,成为全区工业经济发展的支撑性力量,实现了洮北区工业发展的华丽升级。

  农业生产稳定增收,农民收入大幅增长。他们以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发展目标,全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粮食产量逐年提高,2007年洮北区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200个产粮先进地(县)之一,是全国唯一一个以区级建制获此殊荣的单位,2010年粮食生产达到15.2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在稳定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面积的同时,花生、辣椒、马铃薯、烤烟、蔬菜、杂粮杂豆等特色产业种植基地日益壮大。奶牛、肉牛、生猪、绒山羊、樱桃谷肉鸭等养殖基地和畜产品加工已成规模,孕育了龙丹乳业、天福食品、亚亨牧业、吉鸭牧业等一批龙头企业。逐步形成主业突出、多业并举、布局合理的产业结构,集种、养、加、销为一体的特色农业产业成为农民增收、创收的重要渠道。目前,农村“特”字号小作坊、小公司、小市场分别发展到22户、266家和54个,特色产业总收入达到6.79亿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5%以上。

  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积极打造商贸中心城,基本形成了覆盖城乡、辐射周边的商业网络。建设和规范了吉鹤蔬菜批发市场、长青蔬菜水果市场、乘风红干椒市场以及瑞光商贸城、金百合超市、秋力家电城等一批市场和商场。培育形成了5条标志性商业街路,全区各类商业服务网点发展到5436个。2008年,洮北区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吉林省民营经济腾飞竞赛活动先进县(市、区)”荣誉称号。

  五年间,洮北区的经济总量、速度、效益全线飘红,经济发展跃上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面对经济总量不大、结构不优、内生动力不强的发展现状,“十一五”期间,洮北区围绕“三化”建设做文章, 突出科学发展,实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三化”统筹,用工业化推动城镇化,用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

  工业化抓产业集群,在转变方式中扩张发展总量。围绕壮大“四大产业”和“六大基地”谋划项目,储备了一批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的项目,特别是投资超5000万元、超亿元的大项目,形成以大项目为龙头,大中小项目全面储备的项目集群。五年来,洮北区共引进各类招商引资项目590个,实际到位资金85.6亿元,年均递增36.4%以上。其中,投资超5亿元项目5个,总投资37.7亿元;投资超亿元以上项目15个,总投资31.2亿元;投资超3000万元以上项目27个,总投资14.6亿元。“十一五”的收官之年更是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推到了空前的高度,全区共引进各类招商项目118个,一产项目4个,二产项目71个,三产项目43个。亿元以上项目15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20个。大项目的落地催生了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推动洮北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源。

  农业现代化抓产业链,在转变方式中夯实发展基础。围绕实现增效,打名品、建名园、创名牌,着力做优农业。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快推进具有区域竞争优势的现代农业建设。建设高效特色农业领先区。以优化品种、提升品质、打造品牌为重点,大力发展“三品”农业,推进高效特色农业园区建设;建设农产品流通集散区。以培育名人、名会、名社为重点,大力发展“三名”服务体系,加快建立专业化、市场化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农牧业发展区。抓住三年牧业攻坚战的机遇,依托龙丹乳业、吉鸭牧业等龙头企业带动,进一步扩大园区养殖规模,推进畜牧业扩能升级,不断加快产业化发展步伐;建设避灾农业示范区,进一步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城镇化抓宜居城市建设,在转变方式中显现发展实力。建设新农村样板区。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做好城镇化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有步骤、分层次地建设一批有一定产业基础和辐射带动能力、特色鲜明的小城镇。重点抓好林海镇小城镇建设试点,力争建成全区第一个靠规划建设扬名、靠产业项目兴镇的小城镇样板。进一步整合力量,加快推动17个省级示范村建设,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环境整治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打造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特色产业发展格局,同时着力建设造林绿化达标区,全面完成三年造林6万亩。

  “十一五”期间,洮北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和谐社会建设,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他们每年实施十项民生民利工程,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在就业上,每年城镇新增就业6000多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500多人,劳务输出7万人次以上;在文化上,先后共投资300多万元,新建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2个少儿图书分馆和56个农家书屋;在教育上,每年筹措资金1300万元以上,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学校建设每年都有大投资,办学条件每天都有新改善。提升了基础和职业教育整体水平,中考成绩始终居全市之首。2008年职教中心进入了全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百强校”行列;在医疗上,每年筹措资金1200万元以上,购置先进医疗设备,医疗水平明显提高。先后共投资1780万元,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农村卫生院。新农合参合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一直走在全市前列;在社保上,尽最大努力扩大保障覆盖面,提高保障标准,城乡低保对象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在交通上,修建农村公路300多公里,累计投资5.5亿元,“村村通”等级公路密度位居全省榜首;在住房上,完成改造泥草房户2万多户,累计投资15亿元。先后发放廉租住房补贴13000多户、1220多万元,以实物配租形式为425户保障家庭提供了廉租房。2009年,洮北区被省政府授予“吉林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先进单位”荣誉;在饮水上,先后共投资5500万元,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彻底解决了全区7.5万多人的饮用水氟超标问题;在城市管理上,逐年加大投入,实施城市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城市面貌不断改观,城市品位迅速提升。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网  |  网站声明
主办:白城市人民政府  |  承办:白城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  |  技术电话(传真):0436-3206855
网站标识码:2208000056  |  吉ICP备17005202号  |  吉公网安备 22080202000169号
访问量:  |  建议您使用IE8以上版本或使用360极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