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主要粮食作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024年度工作总结会”在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召开。在此次会议上,洮南市被授予“主要粮食作物工程技术示范县”称号。会上,刘洋副市长代表洮南市政府与主要粮食作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签署了《主要粮食作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示范县(市、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参加授牌仪式。
这是继我市连续4年蝉联全省前十产粮大县称号后,获得的又一项可喜的荣誉。
----“改良田”,强化固本强基。“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要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指示精神,始终树牢“红线”意识,在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92666.67公顷基础上,2024年又谋划6000公顷高标建设项目,并用系统化思维、客土回填方式打造高标建设升级版,持续提升土地综合生产能力。
----“制良种”,强化产业带动。种子是现代农业的“芯片”。立足我市为吉林省唯一的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这一优势,坚持“做优基地、做强企业、做亮品牌、做精产业”的思路,2024年基地与10余家种子生产企业签订了玉米杂交种生产合同4020公顷,繁育30多个玉米品种,在放大企业利润的同时,持续为我省及周边省份玉米稳产、高产提供种源支撑。
----“推良法”,强化科技赋能。多打粮、打好粮,科技是关键。认真抓好水肥一体化、测土施肥、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治等农业新技术,用科技赋能粮食生产。2024年,我市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面积100000公顷,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40000公顷,实施一喷多促技术70000公顷。通过深入开展玉米病虫害统防统治技术,完成了绿色高产高效行动项目11066.67公顷,粮食生产的科技贡献率逐步提升。
----“用良机”,强化装备支撑。洮南市作为全国第三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全市拖拉机及配套农机具保有量达到15.1万台(套),谷物联合收获机和玉米收获机保有量达到0.3万台,农机总动力达到161万千瓦,综合机械化率97.16%,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处于领先水平。2021-2024年,累计实施保护性耕作407333.33公顷,完成耕地深松共143333.33公顷,农机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
主办单位:白城市农业农村局 | 联系方式:0436-3502290 | 吉ICP备17005202号 | 网站标识:2208000056
吉公网安备 22080202000169号
建议您使用IE8以上版本或使用360极速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