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的新形势、新任务下,要发挥好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从的实际情况和已有经验看,必须切实巩固好现有的发展模式,积极拓展集体经济收入的渠道,努力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新形式。
一、要选好人用好人,配强配好基层力量。健全村干部选任机制,注重从优秀青年农民中选拔村干部,积极探索从乡镇机关党员干部以及回村大中专学生中选择拟任人选等途径选优配强村党支部书记,继续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工作,为基层组织提供新鲜血液。加强对村两委成员有关发展集体经济知识的培训,提高自主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意识,提升自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能力,这是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基础。注重激励,把村干部的报酬与集体经济的发展、集体积累的增加有机挂钩以形成内在的激励机制,对发展集体经济有成绩的村干部进行表彰、奖励,有突出贡献的予以提拨重用,激发村干部发展集体经济的内在动力。
二、要多轮驱动,广辟增收渠道。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要从各村的实际情况出发,走各具特色的强村富民之路。一是要积极引导各村立足于自身的资源和优势,因地制宜,选准发展路子,从最容易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的项目入手,进一步盘活现有的存量资产,要使其发挥出最大的效益,拓展增收渠道。二是要大力发展效益农业。总结推广黟县农友种植专业合作社“田川模式”改革,“按照主体多样化、要素股份化、经营产业化、运作市场化”的思路,通过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等形式,发展效益农业,拓展收入来源,实现“农民、村集体、企业”三增收。三是要挖掘人文资源,走乡村旅游型路子。该县有两处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区位优势明显。要鼓励村集体依托山水、古树、古村落等旅游资源优势,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和生态观光农业,增加村集体收入。
三、要建章立制,切实加强管理。进一步完善村级财务监督制度、村帐乡管制度和村务公开制度,不断探索和完善村级集体经济的经营管理模式,提高村级集体资产管理水平,使集体资产在使用、经营的过程中保值增值。一是要进一步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建立财务收入的一系列制度,如预决算制度,财务公开民主理财制度等,加强对集体经济的管理;二是要在集体经营的过程中,加强清产核资工作,摸清家底,确保应收尽收。三是要坚持村务公开,强化民主监督,加强对集体经济经营的监督。如重大投资决策和建设项目须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禁止村集体未经村民代表大会通过向外单位、个人提供担保等。四是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对集体经济的财务指导和审计工作,推行村级财务代理制度,改进和提高村级财务管理水平,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审计工作,及时减少集体资产的损失和浪费。
四、要加大扶贫力度,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目前,该县贫困村有13个,村集体经济较为薄弱。扶贫开发重点是要解决“造血”功能,提升这些贫困村的经济自我发展能力。从近年来看,国家在交通、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投入较多,为发展农村产业项目奠定了基础。扶贫开发应从基本出行和生活设施建设中摆脱出来,着重投入到发展集体产业项目上来,在项目安排上,要优先安排对集体经济收入有作用的产业项目,在资源、交通较好地村,立足本地资源和产业基础,实行“连片开发”措施,集中整片优势产业,整合扶贫政策,县乡统一规划项目地址,完善配套设施,各村通过以扶贫项目或自筹资入股,打造产业发展平台,通过承包经营,提取管理费、收取租金等增加收入。对于设施落后、区位偏僻、资源匮乏的村,建立异地置业开发新机制,整合扶贫资金在工业园区或在其他交通便利处为各贫困村建设农产品加工基地、农产品销售市场,推进“抱团发展”。同时,建立综合协调机制,实施县乡领导联系制度,确保领导精力到位,责任到位,帮助薄弱村明确发展方向,谋划发展路子,充分运用行政拉力和经济政策双管齐下,使之启动并发展。
主办单位:白城市农业农村局 | 联系方式:0436-3502290 | 吉ICP备17005202号 | 网站标识:2208000056
吉公网安备 22080202000169号
建议您使用IE8以上版本或使用360极速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