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专题专栏>备春耕>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

收藏
洮北区:“输血”转向“造血” 棚膜经济结硕果 发布时间: 2017-05-22 15:20:35 来源: 浏览次数: 0


从年初到现在,洮北区德顺蒙古族乡城四家子村的村民们一直奔走在增收致富的大道上,大棚里的柿子、香瓜一茬接一茬,棚膜经济成了村民们脱贫致富的有力“法宝”。

在德顺乡城四家子村的绿色蔬菜生态采摘园,记者看到,上一茬的柿子秧虽然还没有被移除,但是郁郁葱葱的香瓜苗已经开始移栽了。

香瓜的种植与柿子一样采用水肥一体化全自动灌溉管理,该设备可以回收多余的水份和肥料,极大的节约了种植成本。崔惜廉告诉记者,每年每栋大棚可以栽2茬柿子和一茬香瓜,收益超过12万元。随着采摘园的迅速发展,城四家子村的贫困户不仅年底有分红,平时到大棚里干点儿零活也可以增加一份收入。

“想让村民真正脱贫致富,就要将党的好政策利用好,让‘输血扶贫’转变为‘造血扶贫’。”2016年10月,在洮北区委区政府的大力帮扶下,城四家子村建起了10栋装配式双膜日光温室大棚,村干部带头,引导大伙儿发展棚膜经济。特色种植不仅为村民们提供了增收的渠道,更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打工赚钱。

借助城四家子村辽金古城遗址的优势资源,乡村两级干部又谋划了新的扶贫产业——大力发展旅游、采摘产业,让农民的致富之路越走越宽广。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网  |  网站声明
主办:白城市人民政府  |  承办:白城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  |  技术电话(传真):0436-3206855
网站标识码:2208000056  |  吉ICP备17005202号  |  吉公网安备 22080202000169号
访问量:  |  建议您使用IE8以上版本或使用360极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