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2025白城两会 > 两会报告
发布时间:2025-01-20 09:05:00    来源:

白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摘要)

——2025年1月8日在白城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白城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李相富

2024年,全市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正确领导、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监督和省高院有力指导下,在市政府、市政协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下,紧扣“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紧跟“一三三四”高质量发展战略主线,做深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推动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全市法院受理案件31251件,审执结30495件,结案率为97.58%。中院受理案件2675件,审执结2630件,结案率为98.32%。全市法院和中院本级的结案率分别位居全省第三位、第二位,对于最高人民法院审判质效管理体系确定的考核指标,白城地区法院在全省率先全部达标,在设定合理区间的14项指标中,有7项优于区间,有7项处于区间。

一、以依法履职为根本,狠抓执法办案第一要务

服务平安白城建设。审结刑事案件1320件。依法严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审结涉邪教案件3434人。严厉打击暴力犯罪和多发犯罪,审结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犯罪案件380458人。坚定不移惩治贪腐,审结原长春市副市长桂广礼等人职务犯罪案件3642人。高度重视缅北涉诈系列案件审理工作,在全省率先审结经指定管辖承办的161件案件,全部息诉服判,实现了三个效果的有机统一。深化新时代未成年人审判工作,对11件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实行犯罪记录封存。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加强人权司法保障,对261名被告人依法判处非监禁刑,审结减刑、假释案件214件。

推进和谐白城建设。审结民商事案件20000件。推进繁案精审、简案快审,简易程序适用率为93.44%,一审案件服判息诉率为91.75%。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审结农村土地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等案件1752件。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审结劳动争议案件475件。完善涉军维权工作机制,定期开展送法进军营活动,审结涉军案件15件。深化家事审判方式改革,审结婚姻家庭、继承等案件2201件,和解解决比例为51.25%。推进“道交一体化”改革,运用在线平台化解案件4012161.97万元。

助力法治白城建设。审结行政案件246件。支持行政机关依法履职,办理非诉执行案件72件,裁定准予执行52件。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率达到100%,其中,行政机关“一把手”出庭应诉16件次。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行政案件调撤率达到23.35%。坚持有错必纠,审结国家赔偿案件21件,决定赔偿616.46万元。发布行政审判白皮书,反馈行政执法突出问题5个,助力法治政府建设。

深化诚信白城建设。执结案件8047件。执行指挥中心全部实体化运行,网络查询1.97万次,冻结扣划银行存款31.57亿元,办理外部委托事项815件。推进交叉执行工作,特别是对5万元以下的小标的首执案件,加大强制措施适用力度,促使被执行人即时履行义务,首执执结率为98.29%,执行到位率为48.52%,执行完毕率为47.03%。开展执行会战系列活动、执行案款“清池”行动和“终本清仓”专项行动,公布失信信息185条、限高令5927件,有6294人在执行威慑下履行了法定义务,清理历史不明案款340310.08万元,311件终本案件顺利出清。推进人民法庭直接执行工作,28个人民法庭首执案件2518件,执行到位金额3.16亿元。

二、以服务大局为中心,护航白城全面振兴发展

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审结涉黑恶案件27人,“黑财”执行到位5193万元。开展“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排查风险隐患案件67件,逐案进行甄别稳控。抓好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审结金融诈骗、非法集资等案件1519人,依法调处民间借贷、金融借款等案件5655件。开展信访攻坚,纳入台账的84件案件全部化解。落实有信必复要求,收到上级转办和群众来信249件,已全部办结并答复。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保障重大战略实施,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机制,审理知识产权案件17件,发布典型案例5件。优化营商法治环境,开展服务经营主体司法政策落实情况专项检查,办结涉企案件7983件。完善分调裁审工作机制,涉企案件诉前化解率为74.7%,简易程序适用率为95.26%。加大涉企案件执行力度,为企业活化资金2.58亿元。开展企业信用修复工作,对285件企业失信被执行人案件进行屏蔽处理,助力43家企业信用修复。走访服务企业223家,帮助解决涉法问题462个。

强化民生司法保障。中院与市检察院、市人社局等5家单位共同建立关于防止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资金被查封、冻结工作机制,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在物业合同纠纷案件办理中建立“示范诉讼+集中调解”机制,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案件进行示范性审理和执行,引导物业企业提高服务质量、社区居民依法理性维权。发挥司法建议作用,中院向通榆县人民政府发送关于构建执行联动机制的工作建议,得到县政府大力支持,通榆县“执行E联动”平台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实现了法院与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点对点查控,加强了联合惩戒机制建设。持续加强人民法庭工作,全市28个人民法庭办理案件8845件,其中调解、撤诉4319件,法官人均办案245件。完善“百姓说事、法官说法”工作机制,全市培育无讼村屯(社区)113个。认真落实司法救助政策,协调省高院拨付救助资金102万元,救助案件2129人;为困难群体减缓诉讼费277259.65万元,彰显司法人文关怀。

三、以提质增效为重点,全面加强审判执行工作

加强审判管理工作。认真落实数据会商制度,召开调度会、推进会10次,强化案件审理进度规划和结案调控。发挥院领导示范引领作用,全市28名入额院领导办结案件1499件,结案率为99.60%,高于全省均值1.32个百分点。严把案件质量关,中院对拟发改或进入再审的案件,要求一律运用人民法院案例库先行检索并与原审法院沟通,对于意见不一致的提交中院审委会决定。落实案件阅核制要求,各院对于被发改案件数量排在前10位的法官办理的案件逐案刚性阅核,阅核案件7713件,经阅核案件的当事人无一申诉申请再审或信访。落实庭审实质化要求,中院二审开庭审理率为95.41%,位居全省第2位。全流程开展法律释明工作,在《案件受理通知书》和《开庭传票》上印制二维码,把《判后释明告知书》嵌入裁判文书之中,案件当事人立案伊始即可向中院院长反映问题,实现全流程监督。规范司法鉴定工作,建立鉴定机构完成时限承诺制度,提升工作效率。开展新“四类案件”专项清理,落实分级包保、挂牌督办工作机制,超两年以上未结诉讼案件、久押不决案件、长期未结破产案件全部清零,执结党政机关、国有企业拖欠民营中小企业、自然人账款案件48件,执结率为87.27%,执行到位金额3541.92万元。

深入推进诉源治理。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不能成为诉讼大国”的重要指示精神,全市法院加大诉源治理力度,新收案件30408件,同比下降22.42%,下降幅度为全省最大。中院与市司法局联合成立白城市诉前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与16家调解组织完成平台对接,协调各级政府单列专项经费,鼓励开展诉前、执前调解工作,全市28个人民法庭全部配备专职人民调解员,全年诉前调解民事案件15128件,诉前调解成功分流率46.95%。发挥府院联动机制作用,全市行政争议协调化解中心受理行政争议46件,成功化解36件,化解率为78.26%。对于诉至法院的各类行政纠纷,一律由中院提级对接全市两级政府开展协调化解工作。落实行政机关自我纠正机制,与市司法局联合开展压降行政诉讼案件败诉率专项行动,其中对诉至中院的18件案件,诉前与政府会商并提出建议,均被政府采纳,实现“双赢多赢共赢”效果。经过努力,全市行政机关败诉率由2023年的20.34%下降到2024年的6.4%,低于全省均值1.29个百分点。深化“人民法官进社区、进网格”工作,全市107个法官工作站对接网格员560次,参与网格调处化解纠纷3290件。

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开展执行工作管理体制改革,全市法院围绕44项改革任务制定规范性文件32件,任命执行员67名。中院建立并召开跨部门执行法官会议33次,解决审执衔接实务问题。强化科技赋能增效,案件阅核工作系统、电子卷宗编目提级管理系统成功上线,审判辅助事务集约管理平台优化升级。推进“数助决策”工作,向党委政府报送2023年度《基于司法大数据的经济社会运行情况评估报告》,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司法大数据参考。

四、以固本强基为目标,切实加强法院队伍建设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始终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把讲政治作为第一要求,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第一议题”等制度,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做到“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中院党组听取基层法院党组书记年度述职,配合做好政治巡察“回头看”工作,全年向省高院、市委和市委政法委请示报告重大事项43次。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印发《实施方案》细化14项具体任务,召开教育警示大会,举办领导班子读书班,开展集体学习12次,交流研讨13次。

提升队伍素质能力。全力推进“脱薄”工作,针对洮北法院工作在全省相对薄弱,通过采取领导包保、配强班子、对口支援、返聘退休法官从事诉前调解、加强资金和物质保障等方式,加大对口帮扶力度,洮北法院对于最高法院设定的18项审判质量管理指标全部达标,工作成效明显。协调省高院为白城地区增补政法专项编制27个,解决案多人少矛盾。召开律师座谈会征求意见,开展同堂培训、学术交流,同步提升法官和律师的业务能力。坚持内部挖潜,中院为干警购置法律书籍,鼓励参加司法考试,有5名干警通过法考。推进实施业务工作“精品工程”,理论研究等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有5个课题入围全省法院年度优秀课题评选,制发综合治理类司法建议33件,被采纳并反馈率达到100%;法答网应用全面深化,全市法院在线提问总量达到2085件,位列全省第3位。

抓实党风廉政建设。扛起压实院党组和党组成员的“两个责任”,通过讲党课、开展主题党日等方式,落实述责述廉、过问案件全程留痕、错案责任追究等制度,加强对司法权的监督制约。开展廉政风险防控专项检查,排查8个方面24个问题,健全完善制度11项。中院召开年轻干部廉政集体谈话会,引导干警养成纪律自觉。认真执行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全市法院记录填报19124人次。

各位代表,一年来,我们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做好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配合做好关于人民法庭标准化建设的视察,严格落实审议意见,认真开展专项整改;在28件案件中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旁听庭审、听证,主动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依法履职创造条件、提供便利。自觉接受纪律、监察、检察监督,深入推进阳光司法,在“国家宪法日”“公众开放日”等活动中邀请1200余名群众代表走进法院、感受司法。

各位代表,2024年,全市法院坚持改革创新,砥砺奋进,各项工作取得长足进步,得到各级党委和上级法院的充分肯定,有7个部门(单位)和16名干警分别受到国家和省、市表彰。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坚强领导、人大有力监督和政府、政协及社会各界、人民群众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全市法院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顾过去一年工作,我们也清醒认识到:高效稳定的审判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尚未完全成熟定型,部分审判执行指标对比先进地区仍有差距;司法能力不足问题仍然存在,有的法官司法理念更新不及时,争先意识不强、创新意识不够;司法权监督管理制度落实还不到位,法院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仍需加强;基础设施落后,人员招录困难,全市法院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根基有待加强。对此,我们将认真研究,努力加以解决。

2025年,全市法院要继续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着力服务发展大局。围绕市委“一三三四”高质量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司法促发展、稳预期、保民生功能,依法履行审判职责,拓展司法服务领域,为实现白城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提供有力司法保障。二是着力发挥司法职能。加强审判管理,提升案件质效,深化司法公开,强化审判权力制约监督,拓展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广度和深度,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白城、法治白城。三是着力践行为民宗旨。高度关注民生领域司法诉求,加强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妥善办理涉民生案件,发挥人民法庭作用,加大普法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满意度。四是着力深化改革创新。继续坚持改革驱动、科技赋能,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升级智慧法院建设,提升法院管理标准化、智能化水平,促进执法办案工作效率提速、质量提级。五是着力锻造法院铁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筑牢政治忠诚之魂,夯实能力素质之基,扎牢纪律作风之篱,为推动全市法院全面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主办:白城市人民政府  |  承办:白城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  |  技术电话(传真):0436-3206855
网站标识码:2208000056  |  吉ICP备17005202号  |  吉公网安备22080202000169号
访问量:   |  建议您使用IE8以上版本或使用360极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