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白城市委
充分挖掘红色资源,让学生们能“亲眼所见”。充分发挥我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阵地作用,培养青少年爱国爱党爱家乡的情怀。探索建立学校与红色基地双向协作机制,定期组织学生到红色基地参观学习。学校阅览室可以多设置革命文学书籍和红色文化绘画作品,引导青少年学习革命历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优化校园红色文化氛围,让学生们能“亲身感受”。营造浓厚的校园红色基因教育传承的文化氛围,在学校开展“红色文化传播广播站”,通过课余时间播放民族英雄故事、播放红歌、讲讲校园红色基因传承中发生的趣事等,营造校园内浓厚的红色氛围。
增强红色教育课程,让学生们将红色基因入“心”。开办红色教育课。大力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在学科课程中融入红色教育内容,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红色文化熏染。
丰富红色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将红色基因入“行”。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形式丰富的红色文化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传承和践行红色基因。依托辽吉省委、烈士陵园等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举行“小小讲解员讲红色革命故事”“小小歌唱家唱响革命红歌”等比赛活动,引导青少年学生感悟红色文化、铭记革命历史、崇尚革命英雄,增进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