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机构 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互动交流 数据分析 走进白城 专题专栏
发布时间:2019-09-20 08:33:00    来源:
收藏

铿锵前行七十载 投资建设谱新篇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市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随着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市投融资体制也发生了重大变革,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与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市场需求变化及全市经济基础相适应,起到了扩大经济总量、调整产业结构、驱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历经沧桑、顽强拼搏,扩固投、促发展,充分利用本地天然资源优势,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大力推进项目带动经济发展,投资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投资总规模迅速扩大,投资贡献率显著提高。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市投资总量不断扩大,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86万元增加至2017年的791.6亿元,年均递增77.2%。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明显。投资结构调整变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1978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为3882万元,到2016年末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达到736.9亿元,年均增长22%。“十一五”期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步入增长高峰期,5年累计完成投资1416.1亿元,是1993年至200613年累计投资的3.5倍,相当于改革开放头20年全市的投资总量,5年期间年均增量近72亿元,年均增长30.1%,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驶入快车道。党的十八大以来,投资保持平稳增长,投资结构持续改善,投资质量不断提高,20132018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7%

投资规模成倍扩大,支撑经济发展作用显著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不断加大,投资规模持续扩大。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同)仅86万元,在1985年突破亿元大关后,1999年达到16.9亿元。1993年撤地设市后,我市抓住发展的有利时期,进一步推动重大项目实施落地,投资建设的步伐加快,2006年突破100亿元大关。到2017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达791.6亿元,年投资规模创历史新高,70年来投资年均增长速度达77.2%。“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分别完成投资243.3亿元、1416.1亿元和2649.4亿元,3个时期的年均增速逐步加快。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对我市经济快速增长支撑作用效果显著,拉动作用明显增强,投资在需求中的地位和关键性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

投资活力显著增强,民间投资增速加快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各项政策要求,积极鼓励、支持和引导民间投资发展,加大项目招商、推进力度,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民间投资创业热情,积极拓宽民间资本准入领域,投资活力显著增强,民间投资实现了零的突破和跨越式发展,投资总量不断攀升。“十二五”时期,全市民间投资累计完成1085.93亿元,占全部投资总量的48.25%5年时间,民间投资额分别为179.6亿元、245.1亿元、194.7亿元、213.4亿元和253.0亿元,占当年投资总量的比重分别为50.8%34.5%29.9%64.1%56.1%2018年,全市民间投资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47.2%。民间投资涉及的产业领域不断拓宽,并且在部分行业已占据主导地位,以民间投资为主创业的吉林梅花氨基酸有限责任公司、吉林绿能生态牧业有限公司、白城融展交通物流投资有限公司等大型现代企业开始进入技术创新、产业集聚、专业分工社会化的发展阶段,全市民营经济发展的触角已经延伸到化工、食品、服装、教育、旅游、卫生、城建、文化、电子商务及中介代理等各个行业,呈现出产业多元化发展的新格局,已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产业投资优化升级,结构调整快步推进

优化产业投资结构,实施有效投资,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最基本动因和最有力手段。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市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加快,促进了投资增长方式的转变。第一产业投资领域不断拓展,高标准农田、高优农业示范区、循环水养殖基地、休闲观光农业示范点等建设成效显现,逐步形成绿色农业产业带和高优农业示范区等发展格局。特别是近10年来,我市第一产业投资增速较大超过百亿元,其中2017年投资119.5亿元。第二产业投资大力推进产业发展,改造提升电机电器、食品加工、汽车配件、建材等传统产业,积极培育冶金新材料、新能源电池材料、生物医药、清洁能源等新兴产业,形成了一批优势明显、竞争力强的企业和产品,成为白城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2017年,我市第二产业投资达283.7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35.8%。第三产业中的交通运输、水利环境、公共设施、房地产、居民服务、通信网络以及科教文卫等领域的投资,为改变城乡面貌、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起到了重要作用。2017年,我市第三产业投资达388.4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49.1%

工业投资快速增长,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业格局

1949年,白城工业门类只涉及电力、煤炭、木材等行业,投资几乎空白。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出台一系列发展工业、鼓励投资的政策措施,在放宽市场准入、优惠工业用地、鼓励发展规模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方面做出新的规定,并紧紧抓住产业调整和转移的机遇,大力加强“内联外引”的招商引资力度,全市工业投资快速增长,经过70年的建设与发展,全市已经形成了有色金属产业、机械制造产业、能源精化产业、建材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业格局。在机械制造产业上,形成了以环保产品和工业机械为主导的产品。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工业投资增长较快,1997年全市工业投资为1.5亿元,到2017年工业投资264.1亿元,投资总量每年都在递增,速度不断加大,随着全市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加快,工业投资方向发生了改变,逐渐放弃农产品加工为主的传统行业,转向石油、天然气、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到2017年全市工业投资总额年均增长29.5%

基础设施投资增长较快,基础设施建设跨越式发展

交通运输业投资效果显著。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市交通运输业投资始终保持良好增长态势,运输保障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近年来,我市新建、扩建、改造城市道路建设,随着城市居住面积不断增加,我市实施了海绵城市建设,遵循生态优先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建设一批城市“名片”,白城火车站、白城长安机场、阳光广场、市民广场、生态新区鹤鸣湖,成为城市建设的标志性建筑。城市公共服务领域投资进一步加大,2010年珲乌高速正式通车,2015年施行海绵城市建设,2017年白城长安机场正式建成通航,2017年长白乌高速铁路通车。按照城市规划,积极抓好绿化美化工作,围绕蓝天白云、绿地碧水的主题,坚持阶段绿化,庭院绿化高大上、公共绿地上规模,点、线、面相结合,乔、灌、花、草相映衬,仅2000年至2008年,白城绿化面积就增加了400多万平方米。

房地产业发展迅速,人居环境大幅改善

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投资、扩大消费方面的地位日益突出,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为促进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城市面貌的改善,有力地促进了住宅投资大幅增加。2017年,全市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29.8亿元,是1997年的110.5倍,年均增长41.9%。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快速增长,迎来了房地产企业的快速扩张,房地产企业数从1997年的5家发展到2018年的65家,涌现出一批以碧桂园、吉林佳翔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白城市宏都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为代表的有实力的房地产企业。随着房地产开发的不断深入,各类商品房小区、经济适用房小区的开发迅速发展,重质量、重环境、上档次、上水平的住宅小区为广大居民住房消费提供了良好的房源,出现了现代一品、佳祥·紫檀山、碧桂园等一大批环境优美、物业管理先进的住宅小区。随着一栋栋高楼平地而起,一个个风景如画小区的建立,大幅改善了全市人居环境,人民生活质量得到较大提升,白城房地产业在加快城市建设、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70年春夏秋冬,70年砥砺前行,我市投资取得了辉煌成就。当前,全市上下正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合理扩大有效投资,持续优化投资结构,着力提高投资有效性,积极培育发展新动能,真正通过抓项目、扩投资来提质量、促转型,全面助力白城经济繁荣发展。




主办:白城市人民政府
承办:白城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

联系我们
网站标识码:2208000056

吉ICP备17005202号
吉公网安备 22080202000169号

访问量:
建议您使用IE8以上版本或使用360极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