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机构 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互动交流 数据分析 走进白城 专题专栏
发布时间:2018-10-25 08:28:00    来源:
收藏

砥砺前行 铸就辉煌——我市改革开放4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一)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施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切实提高人民生活摆在重要位置。改革开放40年来,我市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迅速提高,经济社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一个富裕、文明、美丽、和谐的新白城正在崛起。

改革开放40年,谱写富民强市新篇章

40年来,白城从实际出发,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发挥自身禀赋优势,经受各种风险挑战,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综合实力不断提高,基础设施极大改善,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白城市经济总量和发展水平实现跨越发展。201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08.8亿元。2017年比1978年增长120倍(按现行价格计算),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1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109.2亿元,比1978年增长45倍,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速6.2%,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317.4亿元,比1978年增长164倍,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12.3%,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282.1亿元,比1978年增长171倍年均增长10.3%。经济发展的人均水平显著提高,1978年,原白城地区人均GDP仅为349元,2017年增长至36924元,按现价计算增长105倍,年均增长9.4%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为经济发展提供助力。40年来,伴随改革开放的发展浪潮和财税体制的不断改革创新,白城市财政实力得以不断壮大,对全市经济发展的调控能力不断增强,为经济稳步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奠定了基础。40年来,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1978年的0.69亿元增加至2017年的65.2亿元,增长94倍。其中,税收收入增长至21.75亿元。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政府财政保障范围也不断进行调整,更加着重强化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重点保障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支出。2017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支出256.4亿元,是19780.82亿元的312倍。

金融事业得到长足发展。40年来,白城市金融业得到长足发展,金融实力显著增强,金融市场繁荣活跃,在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7年末,白城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799.6亿元,较1978年的2亿元增长399倍。

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1978年原白城地区户籍人口为169.45万人,城市人口为50.86万人,人口城镇化率为30%。到2017年,白城市总户籍人口为190.9万人,城镇人口为84.4万人,人口城镇化率为44.2%。比1978年高出14.2个百分点。

农村经济长足发展,居民收入大幅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白城市农村经济发生巨大变化,农业经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不断转变,尤其是近年来,不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村综合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农业基础不断加强,生产条件不断改善,机械化程度大大提高。40年间,白城农林牧渔业产值从1978年的7.45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221.2亿元。粮食总产量从65万吨增加到423.8万吨,增长5.5倍。2017年农业机械总动力为543.9万千瓦,是1979年的16倍。猪、牛、羊、禽肉类总产量10.5万吨。农村居民收入大幅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140元增加到9024元,增长64倍。

工业规模不断扩大,工业化进程逐渐加快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经过40年的不断探索和完善,特别是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不断加大工业结构调整力度,全市形成了适应现代市场发展需求的装备制造、农副产品加工的产业结构。全市工业规模和发展活力得到显著增强,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年均增长11.7%2017年末,全市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49家,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683.9亿元,利润总额达到25.1亿元。

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城市功能不断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白城市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城乡建设,特别是近年来,积极落实棚户区改造政策,极大改善居民居住环境,昔日规划无序、道路狭窄不平、基础设施落后、房屋矮小陈旧的景象已成为过去,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额逐年稳步增长。投资项目从简单购买设备、扩建厂房到不断加大技改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城市功能得到全面提升,建筑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6%2010年珲乌高速正式通车,2017年白城长安机场建成通航,2017年长白乌高速铁路胜利通车,标志着白城市立体交通网络的形成,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运输能力大大增强。2017年公路货运量1669万吨;客运量1381万人。

发展环境不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改革开放以来,白城市加大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文盲工作力度,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着力提高全市人民整体科学文化水平,全市的教育事业得到了优质发展。2017年,全市拥有各类学校793所,其中普通高校1所,成人高校2所,普通高中17所,初中103所,中等职业中学18所。高等教育从无到有,职业教育飞速发展,为白城的社会发展培养了更多的人才。全市共有专任教师20007人,其中:高等教育263人、中等职业教育968人、高中阶段教育2449人、初中阶段教育6573人,师资力量对比改革开放初期有了质的飞跃。

医疗卫生服务不断优化。2017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661个,其中:综合医院26家、中医医院7家、专科医院6家、中西医结合医院1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578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2个。卫生机构比1978年增长了6倍,床位数8590张,卫生技术人员由1978年的4667人增加到了10522人,职业医师增加到4687人,注册护士增加到3686人。

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白城市坚持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提升文化事业产业发展水平。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白城市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文化引领社会发展、推进社会进步作用。改革开放初期,全市只有文化站15个,藏书2.8万册。2017年末,全市共有剧场、文化馆16个,博物馆6个,公共图书馆6个,藏书54.7万册,藏书数量是改革开放初期的20倍,大大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群众体育长足发展。2017年全年共储备各类科技项目110项。全市共向国家、省申报项目工业11项、农业17项、社会发展4项。截至2017年末,已立项12项。其中省项目21项,争取项目资金526余万元。组织实施市本级科技发展计划项目33项,投入项目资金100万元。推荐并获得省科技进步奖10项,其中,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

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改革开放初期,只有相当少的村五保户等群体受到低水平的救助,社会保障基本为零。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资金,切实增加财政的社会保障投入,建立健全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社会救助制度,形成了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网络,解决了人们的后顾之忧。2017年,全市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7.4万人,基本养老保险总额为12.61亿元,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3.56万人。全市共有各类养老机构158家。其中,公办78家,民办36家,村办农村养老服务大院211家。社会福利院1家,床位560张。改造棚户区9290套,分配公租房2821套。全市共有城乡低保对象16.1万人。其中,城市低保6.1万人,农村低保10万人。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人民生活质量极大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白城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力实施民生幸福工程,确保白城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居民收支水平快速提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496元增加到2017年的22461元,增长45倍。衣食住行全面改善。穿,从保暖到美丽时尚;食,从温饱到营养健康,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从1981年的55.7%下降至2017年的26.3%;住,从低矮平房到宽敞明亮的楼房,居住环境极大改善。行,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出行快捷便利。改革开放初期,白城市公路总里程只有5927公里,经过40年的迅猛发展之后,2017年全市公路总里程为11250公里。1978年全市汽车只有几千辆,2017年末达28.3万辆,。通信快捷便利,发生质的飞跃,由昔日书信、电报到如今的移动电话、网络科技,极大地方便了人们沟通交流。

环境保护力度加大,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白城市全面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坚持在保护环境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在发展中富民,2017年综合治理草原11.3万公顷,植树造林2.5万公顷,修复湿地3.7万公顷。白城市市区空气实行24小时连续自动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市区空气优良天数327天,占比92.9%。境内嫩江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三类水体标准;辖区内7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全市区域环境噪声和交通干线噪声严格控制在《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之内。市区公园绿地面积达到390.7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2.8%

生态事业兴旺发展,旅游产业冉冉升起

改革开放40年来,全市着力保护原始生态资源,境内有世界A级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莫莫格,是世界珍禽丹顶鹤的栖息地。2017年全市拥有国家A级景区17个,其中,4A级风景区4个、3A级风景区4个、2A级风景区9个,主要旅游景点150余处,乡村旅游经营单位及乡村旅馆发展到32个,星级宾馆(酒店)6家、旅行社20家(含分社),专职导游员350名,接待游客429.38万人次,旅游收入75.12亿元,旅游外汇收入328.56万美元。基本上形成了包括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齐全的旅游产业体系。

改革开放40年,是白城破壁前行的40年,是硕果累累的40年,是锐意进取的40年,是成绩斐然的40年。党的十九大以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新时代。站在新起点,开启新征程,放眼未来,白城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新鹤乡而不懈奋斗!

 

 

主办:白城市人民政府
承办:白城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

联系我们
网站标识码:2208000056

吉ICP备17005202号
吉公网安备 22080202000169号

访问量:
建议您使用IE8以上版本或使用360极速模式